诺奖得主吉野彰谈锂电池
2019/10/17
10月16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旭化成名誉研究员吉野彰在大阪府池田市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采访。吉野表示,“希望日本诞生像(美国谷歌等)GAFA那样的企业,即使一家也好”,其诞生的土壤“在京都”。他表示,“如果(GAFA级别的初创企业)出现,将成为日本极大的国家利益”,敦促日本发起挑战。
接受采访的吉野彰(10月16日,大阪府池田市) |
“在日本,具有与硅谷类似土壤的就是京都”。吉野指出,京都也像美国硅谷一样,具备孕育创造性服务、拉动世界进步企业的条件。他列举了5个条件,包括研究人员辈出的著名大学、初创企业、向研究者提供资金的慈善家、与首都的距离等。
京都孕育了京瓷和村田制作所等世界级企业。吉野表示期待称,“希望诞生具有大胆思维的世界性初创企业”。
吉野等人对开发做出贡献的锂离子电池由索尼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用化,日本企业培育了市场。但在目前,韩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存在感提高,除了隔离层(绝缘膜)和正极等零部件之外,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对此,吉野认为是因为“使用电池的客户的变化”,涉足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锂电池最终商品的日本企业在世界上失去了存在感,“在日本制造电池的必要性消失”。
在今后纯电动汽车等成为主流的汽车产业,“如果日本企业维持优势性,还会有机会”。吉野建议称,“上游和下游应展开合作,尽快形成金字塔”。
吉野强调了材料厂商、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商等相关企业与组织着眼于5年和10年后、实现信息共享的稳固组织的必要性。日本企业具有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如果无法把握新一代产品的方向性,也可能丧失竞争力。呼吁构建以长期观点展开合作,完善研发的环境。
针对继锂电池之后的新一代电池,吉野表示“全固体电池很有竞争力”。安全性更高的全固体电池已确立基础技术,今后有必要磨练量产技术,“用于汽车的量产或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岩户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