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购电池看到的丰田供应链变革
2023/10/09
此前,丰田一直采取在集团内部采购关键零部件的战略,但车载电池仅靠自主生产难以满足需求。在电池方面,中国和韩国厂商占据成本优势。因此,丰田无法通过在集团内部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原有模式来满足需求,只能从外部采购。
美国2022年8月通过的《通胀削减法》(IRA)规定,作为购买纯电动汽车时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5成电池零部件需在北美生产和组装等。
丰田的社长佐藤恒治强调称,“通过提高自身产能和与伙伴合作,迅速确保所需(电池)数量”。在定为目标的2026年即将到来的背景下,丰田要实现目标,包括与LG新能源的合作在内,无法避免从外部合作伙伴采购电池。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领跑的是特斯拉和比亚迪。他们采取兼顾提高行驶性能和成本竞争力的战略,正在加强从确保电池原料到自主生产的流程。
纯电动汽车被认为电池成本负担较重,难以实现盈利。比亚迪以价格在200万~3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9.78~14.67万元)的纯电动汽车为主力,2023年1~6月的净利润是去年同期的3倍,达到109亿元人民币。通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产化提高了盈利能力。
一方面,丰田将确保当前所需的电池,另一方面,也在布局增强自产化。计划2026年以后陆续推出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电池。把采用廉价的磷酸铁锂(LFP)材料的电池等投入实用,并不断扩大自主供应的规模。
能否确保所需量的电池将左右纯电动汽车增产时代的竞争力。丰田不拘泥于自主供应,通过采用LG新能源等的电池,力争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卷土重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