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多年前,一位朋友对我说,你不能老是工作,还要注意休息和调节。然后,他建议我到一所女子大学去任教,可以少上点课。说是可以接触点年轻女孩,有助于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那所大学和我的事务所(中文应该叫“工作室”较妥)仅一站地之隔,加上又有朋友说的那种魅力,我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居然点头答应了。结果在那所大学当上了特任教授,被套上了时间不受自己支配的枷锁。
但是,任教过程中,也有不少新发现和新收获。拿女孩子们的名字来说吧,菜、花、穗、葵、香、果、梨、桃、枫、桂、树、叶、红叶、夏、萌、薰、美、织、纱、鲇等文字出现的比例很高。再加上她们姓中频繁出现的文字,如:田、野、井、池、沼、泉、河、川、津、山、冈、谷、峰、岩、穴、楠、杉、木、森、藤、荻、稻、饭、绵、鸭、棚、松、栗、翠、村、岛、岸、原、崎……,组合起来,可以看到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村景色,散发出浓郁的农耕文化的芳香。
10年出版的一部小说曾经很热火,叫《达·芬奇密码》,是一个叫丹・布朗的美国作家写的。2003年3月18日由兰登书屋出版,以750万本的成绩打破美国小说销售记录,被视作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一部小说。小说通过对一串令人难以捉摸的密码的探索和解密,发现了隐藏在达•芬奇作品中的线索,从而揭开了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没让历史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从日本女孩子的姓名中所使用的文字,我也感受到了某种类似《达•芬奇密码》的日本文化的基因密码,从而激起了带着学生一起解析这些文化基因密码的激情。既然是文化基因密码,它就会传承延续。这使我又关注起另一个现象。
日本有位热情翻译中文书籍的翻译家,她叫泉京鹿。曾在北京生活了16年,还留学过北京大学,翻译过余華的『兄弟』、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田原的『双生水莽』等。她的女儿问世后,她管女儿叫花生。弄得我很想见见她女儿,好好闻一闻应该是香喷喷的可爱花生。
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也许是学日语,无意识中受到了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人姓名中的那种农耕文化基因的影响,曾在凤凰卫视当过特约记者的好朋友宋看看,她把宝贝儿子叫作“饭团”。中文中的饭团到了日文中就应该是“おにぎり”。我拿着她那宝贝儿子的照片左看右看,就是找不出可以和“饭团”联系起来的因素。一问,原来她先生姓范,从事旅游业工作,经常要接团。于是,“范团”变成了“饭团”。这个称呼的变化过程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想应该是多多少少还是受到点日本文化影响的吧。
莫邦富 简历
上海出生。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曾在该校任教。1985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读完硕士、博士课程。现在是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评论家。
著有《新华侨》、《蛇头》、《解读中国全省事典》、《获得世界市场第一的顾客战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