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45)日本年底的历史大戏《忠臣藏》
2020/12/0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光阴似箭,转眼已经到了12月。在日语里,12月的别称叫做“师走”(日语发音为shiwasu),意思是“师”(指僧侣)都很忙碌、四处奔走的时期。
对45岁以上的日本人来说,一提起12月,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两个日子。一个是12月8日,是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日子。另一个是12月14日,赤穗浪士攻入仇家为旧主报仇的日子。
在兵库县赤穗市,每年12月14日的义士祭都会有著名演员扮演大石内藏助,和装扮成义士的市民一起巡游(照片为2014年演员松平健扮演的大石内藏助) |
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日子应该有一定的认知度,但12月14日恐怕知道的人不多。赤穗浪士为旧主报仇的故事被称为赤穗事件,在日本非常有名。每年一到12月14日前后,电视上就会播放有关赤穗事件的电视剧,东京的歌舞伎座和国立剧场也会上演以该事件为题材的歌舞伎剧目《假名手本忠臣藏》。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赤穗事件。
赤穗事件发生于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中期,也就是江户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1680年至1709年在位)时代。赤穗(akou)指的是现在的兵库县赤穗市附近。这一事件指的是1701年3月,赤穗藩主浅野内匠头长矩(Asano takuminokami Naganori)在江户城的“松之走廊”突然挥刀砍向正准备举行幕府仪式的“高家”(主管仪式典礼的官职)吉良上野介义央(Kira kouzukenosuke Yoshinaga)。
浅野这一举动的原因众说纷纭,并无确切说法,有人说是因为吉良欺凌浅野,有人说是因为浅野不向地位高的吉良提供贿赂而遭到吉良的厌恶。吉良被砍后只是受伤,没有危及生命,但浅野却在当天被幕府命令切腹,之后赤穗藩的封地和宅邸也被没收。在事件没有得到充分查证的情况下,只有浅野家单方面受到惩罚,这引起浅野的家臣们的强烈反对。以地位最高的家臣大石内藏助为中心,47名家臣集结起来,于1702年12月14日攻入吉良家,取下了吉良上野介的首级。这些家臣达成了为主君报仇雪恨的目的,事后将此上报给了幕府,47人全部遵照幕府的命令切腹。
这就是事件的大体经过。
2001年底,木村拓哉(中左)主演的电视剧《忠臣藏1/47》受到年轻观众关注(富士电视台) |
江户的平民百姓纷纷为此事拍手喝彩。人们被47名家臣的义举所感动,他们为主君的死而愤恨,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贯彻武士精神。这个故事后来成了歌舞伎、人形净琉璃、戏剧的题材,角色以浅野内匠头、吉良上野介、大石内藏助为中心,在史实的基础上对情节进行改编,成为《忠臣藏》、《赤穗浪士》等侠义故事,赢得了很高的人气。
据说《忠臣藏》这一名称来源于“忠臣义士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或者故事主人公大石内藏助的名字,但没有明确说法。“赤穗浪士”指的是原为赤穗藩家臣、后来失去主君的武士。
虽然平时不会记在心上,但很多日本人每年一到12月就会不可思议地想起这个故事。究其原因,一到12月,电视上就会播放这一主题的历史剧,歌舞伎也会上演剧目,除此之外,赤穗浪士们切腹后的埋葬地泉岳寺(东京都港区高轮)每年都会举行祭奠活动“义士祭”,相关的新闻报道总是会引发关注。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义士祭”被取消,不过泉岳寺建有赤穗义士资料馆,还保留着曾经清洗过吉良首级的水井,吸引大量爱好历史的日本人前来参观。
赤穗事件距今已经过去300多年,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将军或名人,而是一介武士,外国人也许会觉得忠臣藏的热度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日本至今仍有很多史书和小说以这个故事为题材,与此有关的戏剧也在上演。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这个故事的喜爱之情。
中岛惠 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