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人九成看外表》是2007年在日本出版的一本书。在销售5万册就算得上畅销书的日本,这本书销售了100万册以上,成为超级畅销书。
出版社撰写的介绍文章表示,“能说会道但难以信任的人和沉默寡言但很有说服力的人,差别在哪里呢?难以看透女性谎言的原因是什么呢?左右这一切的因素是“外表”!要思考相貌、举止、眼神、气味、色彩、温度和距离等围绕我们的语言之外的庞大信息所具有的含义”。
100万册的影响非常巨大,“人九成看外表”成为流行语,“外表是否真的影响一切”的讨论积极展开。
一旦深信不疑之后、就不断加以研究,是日本人的特性。
认为外表重要的基础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Albert Mehrabian)提唱的“梅拉宾法则”,但随着成为流行语,在日本被重新解释并不断普及。
细想起来,“九成看外表”的确有一番道理。
根据“梅拉宾法则”,第一印象由最初的3~5秒决定。也就是说,人在相遇之后,将在短短3~5秒之内对对方做出判断。视觉印象直接决定了对对方的看法。
详细来说,在决定印象的因素中重要的是,
●7%为‘Verbal’(语言信息:语言本身的意义和谈话的内容等)
●38%为‘Vocal’(听觉信息:声音的声调、速度、大小、口吻等)
●55%为‘Visual’(视觉信息:外表、表情、目光、举止、姿态等)
因此被称为“7-38-55法则”。视觉信息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
在3~5秒钟内形成“视觉印象”之后将会如何呢?对人际关系具有明显影响的“对那个人的印象”将在第一次见面的4分钟内决定。4分钟非常短暂。
但是,这对日本人来说并非坏事儿。
日本人被认为不善言谈、性格内向。面对第一次见面的人,在4分钟之内表现自己几乎接近于不可能。可以说日本人不具备在4分钟之内发出富于机智的话语、表明自己的主张、进而博得对方的好感等才能。在国际会议上,最难搞清楚在想什么的就是日本人。
但是,弥补这个缺点的就是“外表”。在突出外表方面,对日本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清洁感”和“恰当感”。“恰当感”还可以称之为符合那种场合、合乎规矩的情形。
要突出自己,色彩也很重要。
商务套装暂且不谈,如果是能自由选择颜色的女性,不同色彩可以影响“外表”。如果穿着原色的黄色,可以形成“积极、看起来有精神!”的第一印象,如果穿白色衣服,可以突出清洁感和纯真(据说)。在聚会等场合,如果希望引人注意,要选择显眼的色彩,相反,如果不希望惹人注意,就要穿茶色和象牙色系。顺便补充一下,据说可以让对方感到放松的颜色是米黄色。
不论如何,越是重视“外表”,越会形成严格的着装规则。在这个专栏中,我曾多次介绍过,日本社会的着装规则非常严格。
在日本生活的美国女性对于日本人随时随地都打扮得整整齐齐感到吃惊不已。“在美国,如果是去超市,很多人会穿速干休闲服装,而日本人,尤其是女性们,即使去超市,也会一丝不苟地化妆,并打扮整齐。我认为不需要这样”
在夏威夷长大的日本人也表示。“在海滩上穿长筒袜的只有日本人。曾经感到难以理解,但来到日本之后终于理解了。日本人只要走出家门一步,就要穿上整齐的服装”
那个日本人还说,在夏威夷,在附近买东西的时候,穿T恤衫、短裤、沙滩凉鞋就可以,但来到日本之后,如果穿T恤衫、短裤、沙滩凉鞋出门,会有种奇怪的感觉。
的确如此。
我即使在去附近的健身房时,都要为穿什么去而烦恼,而在快递来送货的时候,总会不由得换上不会失礼的服装。我认识的一位家庭主妇在早上扔垃圾时,都会认真化妆,而且服装也要一丝不苟。这是因为在与附近的人碰面时,不能让穿着不体面。
的确,人或许要看外表。这存在益处和弊端两个方面,但我仍然要大声说。
“人们要靠内涵决胜负!”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