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令孩子想自杀的父母

东京眼(69)令孩子想自杀的父母

2015/06/18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最近,有电视节目拍摄一个中产家长,如何「教导子女」做功课。片中,那个小学生,多次在洗手间,希望用毛巾吊颈自杀。看者伤心,但家长们好像觉得,孩子要好好做功课,即使有压力,都要接受。

        因为,这是「不能避免」的过程。

        香港的小学学位,一位难求。所以,每年的小学一年级派位的时候,新闻都很多「快乐的母亲」和「哭泣的母亲」出现,诉说她们的苦和乐。

         儿子女儿派进名校的母亲,就会大哂她们的努力:如何给孩子学非洲鼓、朗诵班、面试班、游泳班、跆拳道、公文数……总之,可以学的,都学。派不到心仪位置的家长,现在分成两个族群:香港家长和单/双非家长(父或母其中一人或二人均是内地人)的对决。派不到心仪学校的香港家长,就会认为「单双非家长」的孩子抢学位,令他们的孩子的将来受到损害。而单双非的家长就会觉得,我是有权利来香港读书的,一切合法、合理,所以他们只是实践他们的权利,没甚不可。要批评,就请对准政权,问一问为什么香港政府不提供足够的学额给家长们。

         还有很多奇怪的事情,比方说,有家长认为,某些香港名校,向家长发行债券,希望家长把一百万港元的现款给学校做债券,换取一个「面试」的机会。只要是持有债券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就只需要一次面试。而没有买到债券的家长呢,也可以报读,但孩子就需要多次面试。香港的家长们,又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学店摆明车马至此,是对教育的轻蔑。更有香港艺人在面书发文,指学校的政策,摆明向富人倾斜。反之,支持学校做法的家长就觉得,学校的政策,就是摆明要有钱人可以有更多的特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色。就像有些人去主题乐园的时候,会花一点钱买fast pass (特快通行証)一样。而且,债券,是有炒值的。现在投放资本是一百万,但当学校不再发行债券,同时想入名校,令子女「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都足够的话,这债券是稳赚不蚀的,除非学校撤出或倒闭。就认为,反对学校这等策略家长,只是「不够有钱」、「发穷恶」,是败犬的远吠。

        中产家长的问题,在香港或日本,都存在。因为他们看不穿一个简单的事实:在这个世代,教育,已经是他们的子女向上流动的唯一机会。在已发展的资本主义亚洲社会,科层制度僵化而保守,儒家思想重视「尊重长辈」,裙带关係为尚,朋党大过天的社会意识之下,教育是中产家长们自觉,教育是学历社会重要的武器。加上在名校,认识的同学将会是工作的时候重要的「伙伴」:你看,日本的大学的OB关係,就是最好的证据。只要有Old Boys Old Girls在某家企业,那家企业就会倾向请那家大学的毕业生。香港的情况同样,就以新闻学业为例,新界大学的学生,在香港电台好像就不太吃香;但是,就近香港电台的那家大学的传理系的同学,听说就比较容易进入香港电台。

        难怪,最近的日本妈妈,都很担心自己「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妈妈。由于最近日本政府鼓励已婚,有子女的女人再就业,不少女人都觉得自己需要当一个「两立」妈妈,子女丈夫照顾周到,工作发挥所长,而且还要有私人时间,打点外型。不少妈妈在网路吸取很多不同的资讯,要学会如何令孩子觉得幸福:便当是不是现在流行的「装饰便当」(デコ弁)?子女穿的衣服,用的袋子是不是妈妈亲手缝製的?孩子总是吃超市买回来的东西,会不会味道太重,太油?孩子和丈夫的体形是否恰当?会不会因为工作需要,从而疏于家事,疏于照顾孩子?
 

        做父母,是很难的。我明白。只是,在父亲节的时候,我总会想,有几多家长会回心一想:父母应充当一个怎么样的角色,才会令子女不会天天想自杀呢?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係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90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4
投票总数: 95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