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商银行是中国上市企业最赚钱企业 |
日经新闻亚洲部副部长 村山宏:持续低迷的中国股市再次下挫或许难以避免。在中国秋季进行领导人换届之前,要求改革过于依赖国有企业的经济结构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如果真的实施改革,上市企业的利润将烟飘云散,股价再次陷入深度调整。
中国媒体舆论开始讨论“利率自由化”的可能性。原因是中国的银行存款利率和货款利率由金融当局规定,而民众对贪图暴利的银行的不满日趋强烈。目前中国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固定在3.5%左右,与消费者者物价指数的增长率(4月3.4%)处于同一水平,存款者实际相当于没有得到任何利息。另一方面,银行的贷款利率却高达6.65%以上,银行在规定利率的庇护下赚取了3%以上的利差。结果就是工商银行2011财年的纯利润高达2082亿元,在全球金融机构中最高。
中国民众不满的矛头还指向了其它国有企业。“国内上网费为何如此之高?”在中国的网络上,这样的批评如潮汹涌。中国通信市场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国有企业垄断,竞争没有国外那样激烈。这样的结果就是通信收费居高不下。为此,去年秋季国家发改委甚至就宽带业务,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进行了调查,理由是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对三大国有企业垄断石油行业的批评也由来已久。三大公司在油田和气田的开发中一直享受政府丰厚的补贴。虽然下游的石油产品零售业务受政府价格管制而稍有亏损,但其上游开采部门的巨额利润完全足以弥补这点儿亏损。有稳定利润保证的企业,其经营管理总会松松垮垮。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以公费大量购进高档茅台酒和法国红酒,受到了社会的严厉批评。中石油职员倒卖内部公寓获暴利的丑闻也被披露。
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要从投资和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向消费主导的增长转变,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被称作“国进民退”、过于依赖国有企业的经济结构。目前的情况就是利益向受政府政策保护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集中,而普通国民分配到比率在降低、消费持续低迷。抓住领导层换届这一时机,改革派的官员和学者很可能会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推动经济结构改革。针对国有企业的批判如此密集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其背后应该有改革派的身影。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