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寻找“无工厂”经营的陷阱

寻找“无工厂”经营的陷阱

2012/05/11

PRINT

       日经新闻亚洲部副部长 村山宏:松下、索尼和夏普,这些经营开始恶化的日本家电厂商纷纷开始采用“瘦身”的经营方式,不再保有多余的工厂资产,而是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代工企业。实际上,在10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企业凭借资产轻量化战略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台湾的电脑厂商宏碁。但这种不持有工厂的经营方式也存在着意想不到的陷阱。

    现在,宏碁已经陷入困境。信息产品的主角已经从个人电脑转向了智能手机,宏碁主营的个人电脑销售开始低迷,2011年财年(合并决算)出现了高达66亿新台币的最终亏损。今年的1~3月(合并决算)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2%,仅为1130亿新台币,最终盈利也下降了72%为3亿新台币,其重建战略依然前途未卜。

     宏碁并不是第一次陷入经营危机。2000年到2001年的IT(信息技术)产业萧条时,宏碁的销售额也曾锐减。当时的宏碁业务结构与韩国三星和日本的家电厂商相似。除了电脑组装工厂之外,还拥有半导体及液晶面板等相关领域的零件工厂,还拥有软件开发和网络业务等部门。每个部门的规模都不大不小,在IT产业萧条的大背景下宏碁的业绩陷入了低迷。

     面对危机,公司创始人施振荣开始实施剥离工厂资产的大胆重组。宏碁仅保留了电脑业务,其他业务都或剥离或出售,将集团拆分。而且,就连总公司的电脑工厂也以子公司形式剥离,至此,宏碁不再拥有任何工厂。

    不再拥有任何工厂的宏碁不仅把电脑的生产业务委托给已经独立出去的子公司,还委托给鸿海精密工业和广达电脑等EMS(电子产品代工服务)厂商。宏碁在撤出组装业务的同时,将经营资源集中于销售领域,在欧洲市场发起销售攻势。由于上网本热销等原因,宏碁甚至一度跃居个人电脑销量世界第2位。

     宏碁的员工人数约为5~8千人,仅为其竞争对手美国惠普(HP)和美国戴尔的数分之一。销售额规模巨大,但人工费等成本很低,因此在IT产业萧条过后,宏碁仍实现稳定盈利。其不持有工厂的经营战略一时间名声鼎沸。但在那一时期,在参观了宏碁在台湾的一家大型代工工厂之后,笔者隐隐感觉到了宏碁经营上的风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4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0
投票总数: 26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