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日本人小声说 > 不能把字幕组当英雄

不能把字幕组当英雄

2016/11/03

PRINT

  村山宏 为日经中文网撰稿:前不久,日本警方逮捕了中国的字幕组成员,因其没有支付版权费就为日本的动漫配上中文字幕发布。被日本动漫的魅力吸引,中国的字幕组一直免费配中文字幕,在华语圈传播日本动漫的精彩。如果没有他们的活动,估计日本动漫在华语圈也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字幕组对动漫的热爱和普及动漫的热情值得赞赏。香港还举行了游行,要求释放逮捕的中国字幕组成员。虽然笔者也很同情字幕组,但对字幕组的行为并不赞同。

图为中国字幕组翻译的日本电视剧的画面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中国和日本,究竟谁欺软怕硬?

   
愚蠢的皇帝

   中国与日本的GDP误解

   大国为何难以发展

   鲛岛敬治先生之谜

   日本人的英语水平为何比中国人差?

   日本总想侵吞中国吗

   中国人真的关心政治吗?

   提防“寿司警察”和“饺子警察”

   中国和日本国力何时出现逆转

  日本为何不服中国?

   我是“卖国贼”

   日本人就是中国人?

   日经收购FT阴谋论真是够了

   媒体是中日关系恶化的元凶?

   安倍很坏,但日本人不坏?

   不排队的国家没有资格谈爱国

   日本与中国空军的那段蓝天情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房子、国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中国为啥这么贵

   爱国青年们,知道高杉晋作吗?

   中国人和美国人为什么被讨厌


  
  》》》更多

   “日本从中国抄袭了汉字、茶叶、建筑、服装、料理”,笔者与中国打交道已经有30多年,无数次听到这样的说法。说这种话究竟想表达什么呢?也许是想表达因为日本抄袭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所以我们也可以抄袭现代日本的文化。最初听到这种说法时,笔者只是笑笑并不予理睬,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这么说,笔者开始觉得必须要进行反驳。

  日本在唐代曾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文化,但这也是唐朝的国策。为了促进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朝贡及留学,唐朝承担了在中国国内的大部分旅费和生活费。将各国使节聚集到长安,令其臣服于天子脚下,从而进一步让周边的其他国家和民族效仿。大量异国青年聚集长安,唐朝任命其中的优秀人才做官,打算通过现在所说的“软实力”,促进国际关系朝着对本国有利的方向发展。当时的日本人在唐朝的援助下学习了中华文明,但唐朝也发扬了国威,获得了政治利益。

  本来古代就没有知识产权这个概念。中国的小麦种植方法是从哪里学来的?是从西亚。这一点已经通过小麦的基因分析证明。佛教是从哪里传进来的?是印度。佛塔等佛教的建筑风格也是从印度学来的。唐代的玄奘赴印度学习,带回了佛典,这与遣唐使有何区别?一些中国人坚持认为日本人在免费使用中国的汉字,但中国的拼音也使用了字母。字母起源于地中海各国,中国向地中海各国支付使用费了吗?

  古时候知识产权基本是免费的,文明通过相互学习而发展。就某种意义而言,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就是一连串的抄袭。但一直免费的知识产权进入近代后逐渐变成收费的。因为人类注意到,抄袭横行的话,反而会妨碍文明的发展。在古代,人类作为业余爱好和兴趣,利用空闲时间从事一些创造性的活动。而本职工作是农业、商业、官吏或神职人员,生活所需通过本职工作获得。

  但进入近代后,出现了很多想光凭创造性活动生存的职业,比如画家、音乐家、科学家和作家等。他们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创造性活动上,不断创造出伟大的发明发现和艺术作品。创造性活动不再是业余爱好和兴趣,而是变成了需要漫长时间和不懈努力的“本职工作”。只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他们必须从创造性活动这一本职工作确保收入才能生存下去。必须要通过出售自己的发明发现、新技术和艺术作品来获得收入。

  这时就必须要保护知识产权了。政府也意识到为了振兴经济、科学和文化,需要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因此加强了管理。知道科学技术发明、作曲、绘画和写作能赚钱,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就会挑战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工作越多,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就越能取得发展。相反,在允许抄袭的国家和地区,无法通过创造性活动获得收入,这样的地方不会产生创造性的成就,文明无法取得发展。

  在现代世界,最重视知识产权的国家应该是美国。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脸书的扎克伯格都将自己的独特创意做成业务,变成了大富翁。不仅是创业者,全世界的画家、设计师、音乐家、作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以去美国为目标。因为能赢得丰厚的报酬和尊敬。美国经济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从世界各地吸引了有能力的人才,创造性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


  日本也一直在保护知识产权,不过从事创造性生产活动的人也抱有不满。中村修二在日本小企业研究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实现实用化,20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中村不是日本人。因为他虽然完成了全球性的发明,却无法获得丰厚的报酬,中村对此感到不满,于是移民到了美国。获得诺贝尔奖时,中村已经是美国人了。日本针对专利的报酬不如美国丰厚,导致人才流向美国。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503
具有一般参考性
 
24
不具有参考价值
 
554
投票总数: 1081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