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日本人小声说 > 汉字、创造力和诺贝尔奖

汉字、创造力和诺贝尔奖

2012/11/05

PRINT

       村山宏为日经中文网撰稿:不久前,美国报纸刊登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人因为使用汉字而无法培养创造力。文章认为,由于从小就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学习汉字,中国人很难获得抽象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如果根据这种观点进行推理,那么将会得出使用汉字的日本人也缺乏创造力的结论。不过,也可以作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由于日本人使用的汉字少于中国,相比中国人,日本人学习汉字所花费的时间也更少。而最终得出的奇怪结论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人就获得了培养创造力的时间,于是就比中国人更有创造力。

  的确,掌握汉字非常困难。在笔者上小学的时候,由于不擅长汉字,在考试时经常不及格。笔者曾经最讨厌把不会写的汉字在笔记本上抄写10遍的作业。日本除了汉字之外还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而平假名和片假名两者加在一起也不过大约100个文字,如果全部学会,就能够书写任何文章。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儿童的确非常痛苦。因为如果记不住汉字就无法写文章。“母亲到邻居家串门,现在我看家”。日本的6岁儿童可以利用平假名写出这样的句子。但是,中国的儿童如果不会写“母亲”、“邻居”或“串门”等等汉字,就不能写出完整的句子。如果同样以6岁儿童进行比较,显然日本的儿童更能写出内容复杂的句子。


 

    在笔者小的时候,日本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汉字为6百个左右。另一方面,笔者听说中国小学生必须掌握大约2千个汉字,这让笔者感到大吃一惊。日本人在高中毕业之前能够掌握2千个左右的汉字,但笔者听说在相同的阶段,中国学生要掌握至少4千个汉字,这更加让人惊诧。中国政府普及简体字的初衷也是为了减轻学习负担,让更多人能够获得读书能力。

    那么,掌握英语与学习汉字相比是否更加轻松呢?笔者在进入中学后,开始由于记不住英语单词而头疼不已。英语拼写看似有规则,但实则并非如此。如果按照发音拼写字母,根本不能成为正确的拼写。笔者的考试再一次屡屡遭遇不及格,这回的作业变成了时常被迫把不会的英语单词每个抄写10遍。小刀在英语中为“knife”,但首字母“k”却不发音。虽然恐怕在过去是发音的,但如今在任何人口中都不发音。但却必须将“k”放在单词的最前面。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因此英语非常难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担任美国副总统的丹•奎尔(Mr. Dan Quayle)在参观小学时,想要教小学生“土豆”(potato)这个单词的写法,结果却写成了“potatoe”,出了洋相。不过笔者觉得,不会有哪个美国人或者英国人能够完全记住像英语这样拼写不规则的单词。

     笔者在进入大学后选择法语作为了第二外语。法语规则非常完善,拼写基本也与发音如出一辙。但从背诵中被解放出来的喜悦转瞬即逝,因为很快就遇到了新问题。那就是法语的所有名词都必须区分阳性和阴性,如果不记住这种区别,就无法书写文章。与此同时,还有英语无法望其项背的复杂的时态和动词变化在等着你。动词变化非常复杂,甚至连成年法国人也会经常弄错。而语法也比英语复杂得多。法国小学生要经常手里拿着动词变化表反复专心致志地背诵。当然,笔者在大学里的法语考试又遭遇了不及格。

     实际上,日语也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在中文里,汉字读音基本上是一个,而在日语中,则最少有2个读音。甚至有3个、4个、5个乃至更多读音。笔者能知道汉字的中文发音,却不知道日语的第2个读音的情况也有不少。

     在日本教育体制下被强制学习了很多语言之后,笔者注意到,“不管哪种语言,需要背诵的任务量都基本相差无几”。根据每种语言的特性,只是花费时间的部分有所不同而已。以将多种语言杂糅到一起的英语为例,虽然拼写毫无规则,学习起来要花费大量时间,但语法却比较简单,是外国人很容易使用的语言。这也是英语在全球商务场合被大量应用的原因之一。而法语的时态和语法都非常严密,掌握起来非常费力。但是,这种语言能够清晰地表现事物和抽象思维。而法语适于用来描述法律、哲学以及数学等就是这个原因。而汉语虽然写起来非常麻烦,但阅读时却是最为方便的语言。只要看到汉字,就能基本理解文章的含义。但英语和法语扫一眼根本无法了解文章中写了哪些内容。

     不管是哪种语言,其核心部分都必须进行背诵。也就是说,并非只有中国儿童正在承受背诵问题的困扰。不得不说,认为由于要学习汉字使得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会减少,于是就无法培养独创性思维的观点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

  即使中国人缺乏独创性,也是因为教育和社会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封建时代的中国创造了科举制定,当时的青年为金榜题名需要掌握庞大数量的知识。而在如今,中国所称的聪明人也是指拥有大量知识的人。而在欧美,发现或者发明某种新事物的人才被称为聪明人,并受到高度评价。在独创性受到高度评价的社会,人们当然就会在独创性上一较高下。

  日本虽然没有中国那么严重,但仍然是偏重考试的学历社会。与独创性相比,知识的数量更受重视,这与中国相同。因此,日本一直因无法培养具有高度独创性的人才而饱受批评。但是,几乎每年都会有日本人在诺贝尔奖涉及的科学领域获奖,其原因何在呢?实际上,其中大部分获奖者创造成绩都是在美国的大学。甚至有些学者取得的成绩在日本得不到重视,反而是在美国的大学获得了其研究具有独创性的评价。一旦离开日本这个社会,日本的科学家就可以与欧美人进行竞争,并开始培养独创性。可以说,这种情况是社会整体评价体系使然。

  这也适用于中国人。众多优秀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的大学培养了独创性,他们的论文也受到了高度评价。甚至日本一流科学家都屡次表示,“20年后,中国诺贝尔奖获奖者或许将不断诞生”。不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其才能都是在美国开花结果,这让人感觉气愤,但重视独创性的美国社会也值得赞赏。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要想培养独创性,就有必要尽快改变人才和业绩评价体系。

 不论怎么说,在不远的将来,日本人和中国人竞相获得诺贝尔奖的时代将到来。到那时,美国媒体肯定又会大肆宣扬另一种奇谈怪论:“由于有了汉字,日本人和中国人才获得了独创性”。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亚洲部副部长。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56
具有一般参考性
 
12
不具有参考价值
 
12
投票总数: 280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