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行新技术让中国自动驾驶向前一步
2023/05/04
在中国的自动驾驶领域,意识到提高安全性和削减成本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的初创企业中智行科技(AllRIDE AI)将传感器和摄像头等部分功能交给车辆外的系统,开发出了相比其他企业提高安全性的技术。围绕在特定条件下可实现无人操控的“LEVEL4(L4、4级)”自动驾驶,中美的信息化技术(IT)企业等展开开发竞争,但实用化面临难题,早期普及笼罩阴影。中智行将重视削减车辆成本等,以挑战障碍。
中智行采取的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云服务来获取借助设在道路上的雷达和摄像头收集的数据,然后由人工智能(AI)进行分析的“云端AI”来控制车辆的机制。
在运行区域内,将每隔约300米设置多个“毫米波和激光雷达”、超高清摄像头以及具备5G通信终端的柱子。24小时监控路上的车辆、行人和自行车等,通过光纤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云端AI。
据称与目前主流的车辆单独自主行驶的自动驾驶技术相比,左右转弯等时不易产生盲区,安全性更高。计划首先在公交车等的固定路线上实现实用化。
中智行的自动驾驶汽车的特点是传感器等设备并不显眼的简洁外观(2月,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
中智行已在江苏省苏州市等地启动了自动驾驶公交车和出租车的验证试验。该公司车辆的特征是看不到雷达和摄像头的简洁外观,除了车顶上的小型天线以外,与普通车辆没有区别。针对能减少设备的原因,该公司商务总监郭晓冬表示:“这是因为自动驾驶的主角是安装在路上的雷达和摄像头”。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2020年的报告显示,从衡量自动驾驶性能的代表性指标——切换到手动驾驶的频率来看,中智行为每百公里8次。由于受速度和道路状况的影响,无法进行单纯比较,但频率低于在上海市内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15家企业的平均值(11.9次)。人工干预最多的是最大网约车平台滴滴集团旗下的自动驾驶企业,达到26.8次。
与自律型自动驾驶相比,由于不需要高性能的摄像头和雷达等,车辆价格有望降低。据中国的中信证券估算,自律型的普通自动驾驶汽车约为50万元人民币,达到普通出租车(约10万元)的5倍。这成为普及的绊脚石。
中智行表示,将在成本接近L3自动驾驶的车辆上实现L4。日本芝浦工业大学教授新熊亮一指出,该公司的技术“可通过减少车载传感器或更换为简单的产品来降低成本”。
通信中断时的对策、路上设置的雷达和摄像头的投资额较大是目前的课题。郭晓冬表示“传感系统每套达到3万至6万元人民币,还要加上摄像头和安装费用”。扩大运行区域需要实施巨额投资。上海市政府将出台建设能与自动驾驶汽车实时通信的智能道路的方针。类似这样的政府支持将不可或缺。自动驾驶与基础设施政策结合、力争普及的趋势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