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刘化龙:海外销售将提高到25%
2017/10/31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中国中车集团董事长刘化龙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等的采访。刘化龙表示中车将在全球建设新厂,加速布局,将海外销售额占比从现在的8%提高到25%。在国际化市场,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铁路事业的竞争或将进一步激化。
记者:海外铁路装备和海外铁路投资有什么新的项目?印度市场的情况如何?
刘化龙:在这几年当中,中车的走出去主要是推动三个转变。一个是要从市场层面推动我们的产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以前的出口都是比较通用的大陆型的,现在这出口都是比较高端的,所以出口的对象和市场发生了变化。10月16日,我们出口美国波士顿地铁已经在长春顺利下线等等。第二个,主要推动从局部向全球的转变。目前中车在全球20多个国家有70多个机构,同时在研发中心的设置上,我们有13家境外的研发机构。第三从产业链来说,中国中车从以前的走出去,到现在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走出去”变成“融进去”。
那么在这三个转变的同时,我们加快市场开发,在订单上怎么扩展。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海外签单量增长了126%。第二是加快了市场结构的快速优化。从以前的传统市场,基本上是亚非拉,到最近几年我们到了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市场。第三是加快国际化的步伐。比如境外研发中心的设立,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我们境外员工资产和员工总数是增长了10倍,这个变化是巨大的。从侧面认证了一带一路开放的战略是正确的。第四,我们在业务模式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比如在发达国家,美国的波士顿、芝加哥等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应该怎么做,也是大家关注的。包括您刚才提到的印度市场,怎么结合印度的实际去开发印度市场,我们都在努力探索。同时我们注重加快中车品牌的打造和提升,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在走出去这一块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
刘化龙 |
记者:中国中车走进了美国市场。
刘化龙:大家关注我们为啥要到美国市场去。我觉得美国市场对品质、供应商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较高。在美国市场行得通,符合美国的要求,其他市场就更好打开了。现在确实西方市场有维护自己市场的趋势,设置或者说是遇到一些壁垒,或者说是技术障碍。这方面,我们也会采取一些措施,一个是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开发第三方。第二,可以采取一些并购的手段,联合研发、共同走出去等措施,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更有效的手段,和大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发市场。
记者:中国政府采取了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的方针,中车好像是典型。
刘化龙:这几年,高铁高端装备得益于好的形势,中国中车在海外发展得比较快。中车走出去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全球竞争中的市场份额中取得了中车应得的部分。中车走出去的特点、制胜的原因是:第一,中车走出去有一个很好的环境,难得的发展机遇,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括国际市场的需求,包括国际合作之间密切的协同等。第二,中车走出去最为关键的是中车整合之后持续创新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带动了核心产品,包括主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提升,逐渐被大家认可和接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第三,中车产业结构的特点,产业链比较完整,这样在国际竞争当中反应速度就比其他企业要快,同时研发周期、交货期都有一定的优势,这样我可以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价比比较好的产品,这也是我的核心竞争力。第四,中国铁路这几年发展变化很大,中国所有的车型,包括我们已经出口到102个国家和地区,83%有铁路的国家都用过中车的产品,我们积累了很丰富的运营经验。
我们和国际上竞争伙伴,包括日本也有一些竞争伙伴,是一种竞争加合作的关系。有时候为了一个市场,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时候大家是共同开发合作开发同一个市场,实现优势互补。
记者:中车的营业收入中海外占比的目标是多少?
刘化龙:中车的自己的结构中,海外占比还不高,正在国际化。在欧美市场的开发和其他一些更高端市场的开发,中车的参与度和所占的比重还是不高的。站在中国这个总体市场上,中车发展很快,但是在全球的视野,未来的发展和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近期的目标是达到销售收入的4分之一左右,现在的目标还很低,达不到这个数。我们想在十三五期间,2020年这是我们一个初步目标。
记者: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似乎要合并。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