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酒炒鞋炒不停,过剩资金涌向消费品
2021/06/17
新冠疫情已经1年有余。各国政府和央行纷纷启动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形成空前的资金过剩。充裕的资金除了流向股票和房地产等“传统”资产之外,还流向了威士忌酒等消费品。IT推动消费品的金融商品化,刺激了个人投资者进行投机。
三得利的山崎55年 |
世界威士忌酒市场正在“沸腾”。其目标并非是喝,而是投机。2020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三得利控股的“山崎55年”以约8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97万元)成交,成为话题。
这种威士忌酒仅使用1964年以前蒸馏和储藏、“酒龄”超过55年的长期熟成麦芽原酒。但是,与味道相比,仅限100瓶抽签销售这一稀缺性反而更受关注,售罄后又收到了很多购买咨询。在香港拍卖的成交价格竟然达到日本国内不含税售价(300万日元)的28倍。
威士忌酒在原酒生产方面需要较长时间,稀缺性高,作为投资商品,近年来日趋受到追捧。如果你家中有一瓶“世界5大威士忌”,即使被放在厨房的角落里,也会有专门人员上门洽购。中国正在积极采购威士忌,原因是中介能够高价转卖。连已开瓶没喝完的威士忌也能在转卖市场上流通。
“花了5年、10年时间熟成,时间越久价格越高的只有威士忌”,日本进口系统公司(Japan Import System)的社长田中克彦表示。这家企业1925年创业,主要涉足酒类的进口和批发。田中社长关注的是威士忌装瓶之前的桶装和将来商品的差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