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盟投资协定达成基本协议
2020/12/31
中国和欧盟(EU)12月30日就签署投资协定达成基本协议。如果生效,拥有世界第2大和第3大经济规模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将推动欧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借助继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后的大型协定提升存在感。
30日的电视会议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
据中国《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欧投资协定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冯德莱恩在声明中呼吁称,“将恢复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的平衡”。
达成基本协议的是《全面投资协定》(CAI)。在2021年1月20日美国的拜登新政权上台之前紧急达成协议。欧盟希望重振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击的经济,而中国则着眼于中美对立的长期化,希望加快构建自主经济圈。拜登新政权在协议达成之前曾牵制两者的接近,其反应受到关注。
欧盟发布的文件显示,欧盟企业进入中国的限制将放宽。例如汽车产业,将分阶段取消合资企业的条件,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开放。私立医院业务的合资条件将放宽,欧盟企业可以进入北京等主要城市,现在被禁止的云服务的涉足将以取得50%股权为上限获得许可。
还纳入了提高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补贴的透明性、禁止强制企业转让技术等措施。将设立违反协议之际追求法律责任的争端解决机制。
投资协定的目的是完善投资环境。与自由贸易协定(FTA)不同,不伴随关税的下调。中国希望推进自贸协定谈判,但欧盟方面认为需要较长时间,选择了投资协定。自贸协定一般会加入投资条款,因此将覆盖投资协定的内容。
对中国来说,与欧盟的投资协定是继RCEP之后的大型协定。中国领导层瞄准的是构建能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发挥主导权的环境。与美国的主导权竞争难免进入长期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希望尽早签署没有美国加入的大型的贸易和投资协定,提升经济影响力。
中国和欧盟就签署投资协定达成基本协议(Reuters) |
当然,投资协定的经济益处也很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显示,中国对欧盟27国的直接投资余额截至2019年达到约2800亿美元,在3年里翻了一番。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成为火车头,但对德法等欧盟区域内主要国家的投资也在增长。如果投资协定促使对当地企业的出资和工厂建设阻碍降低,作为抓住外需的手段,直接投资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对于倡导充分利用海外经济的活力、借此提振国内经济的“双循环”的中国来说,吸引欧洲投资也不可或缺。
在经济因新冠疫情而低迷的欧盟,以德国为中心要求推进协定的呼声加强。但是,欧盟方面的批准程序或将面临曲折。批准需要欧洲议会同意,但在议会存在批评。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竹内康雄 布鲁塞尔、川手伊织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