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科学/技术 > 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东南亚?

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东南亚?

2018/12/03

PRINT

       虽然这一组的基因与其他5组有很大的差异,但也发现了在地理上接近的小组之间有过融合的痕迹。长久以来人们一直相信“二层构造假说”,也就是说,东南亚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生活着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居民,由于具有种植稻谷等农耕文化的群体的迁徙而被置换。但从这次的研究成果来看,并不是单纯的置换。觉张隆史认为,“多个群体不断的移动和交流的新框架浮出水面。”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山田康弘教授强调,“基于遗传信息的研究将成为日本考古学的巨大动力”。迄今为止的研究一直是比较各地的遗迹中发掘的石器、骨头上的各种加工的痕迹,推定了民族和文化的关联程度。但作为科学判断材料,根据还很薄弱。而通过基因则容易推测出实际有多大程度的关联。

 

       分析基因追寻古代人的足迹是全球研究者的共同想法。随着基因研究的渗透,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活跃起来。

 

       但是,在日本和东南亚进行研究的时候,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残留在古代人骨中的基因的状态。

 

       像链条一样相连的基因不耐高温多湿的环境,容易中途断裂。由于容易滋生细菌,会分解人的基因,或者混入其他生物的基因。干燥地区较多的欧洲和非洲的基因的保存状态较好,上万年前的旧标本也能保存得很干净。

 

       这次的研究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以往一般都是从残留在牙齿中的细胞中提取基因,而这次变为从非常硬的侧面头骨中进行提取。因为这样可以找到保存状态良好的基因。

 

       提取的时候也十分细心。因为只能提取到极微量的基因,一旦混入其他的基因就无法解析了。所以要在无尘室(clean room)里使用专用的实验服和手套进行。

 

       这项研究与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为核心的国际研究小组共同作业,海外的多个大学也同样解读了该基因。北里大学准教授太田博树表示,“只有一个研究所的数据可信度不高,在国际合作体制下,才能给出高精度的数据”。

 

       能够解读遗传信息的个体数量还很少,地域也有限。接下来的研究主题还有很多。

 

       绳文人与弥生人相互交流 形成了现在的日本人

 

       绳文人从一万几千年前到约2300年前在日本列岛生活。其面部特征是圆脸、高鼻梁、颚骨发达。他们被认为以狩猎采集为生,途经现在的台湾和朝鲜半岛等地迁徙而来。

 

       本次提取了基因的人骨出土地伊川津贝冢是大约4000年前到2500年前的遗迹,属于绳文时代的后期至晚期。从该地出土的动物、鱼骨、陶器和石器中可以了解绳文时代的生活情况。

  

       据说弥生人在大约2500年前从亚洲大陆迁徙至日本九州地区,并开始种植大米。其面部特征是脸长、眼睛细、下巴窄。该人种渐渐地扩展到整个日本列岛,在与绳文人等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日本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福井健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6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5
投票总数: 21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