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社长谈日本材料研发应对中国挑战
2020/01/02
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涌向支撑从智能手机到环保车等技术创新的新材料开发领域。借助人工智能(AI)来分析庞大的研究数据、被称为“材料信息学(MI)”的手法不断发展。欧美和中国企业将在技术实力上猛追日本。属于日本“看家本领”的材料开发的优势地位能否维持?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记者采访了材料厂商东丽的社长日觉昭广。
记者:在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锂离子电池开发和实用化方面,日本企业的材料技术作出贡献。
日觉昭广:要造出优秀材料,需要长期的技术开发和反复试制。例如碳纤维在1971年由东丽实现产品化之后,改良了近50年才被飞机采用。
东丽的社长日觉昭广 |
我们的隔离层(绝缘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内部把正极和负极隔开,防止起火。这是安全的关键,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我们的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将随之增大。
记者:在欧美和中国,利用AI分析庞大的研究数据、创造革新性材料的材料信息学(MI)的活用正在扩大。
日觉昭广:这是利用基于AI的统计分析提高开发效率的手法,但这种手法要发挥作用,基础是需要积累准确的研究数据。材料研究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以纳米级别对分子结构加以改良,就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特性。以向优衣库供给的功能性内衣“HEATTECH”的材料开发为例,为了提高纤维的保温性,试制了1万多次。
东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
如果不具备这种实际数据,无法获得材料信息学的成果。中国以国家层面推进采用材料信息学手法,其技术进步的确构成威胁,但积累了坚实基础数据的日本企业能够保持优势地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