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日本制造业挑战:东丽的故事(上)

东丽故事(上):率领日本纤维产业走出低谷

2013/12/20

PRINT

  路易威登(LV)、香奈儿等国际名牌的纤维加工都依靠日本,这就是纤维企业集中的日本北陆地区(指日本本州岛中部的日本海沿岸地区)。

  靠联系复活

  纤维产业在日本早就被认为是产业结构不佳的领域,是靠什么在这块土地存活下来的?原因之一就是东丽发起并且在2004年成功组建的地方企业的共同体——“东丽合纤产业集群”。

  “欧洲正流行轻松舒适的设计风格”,“做出透明的感觉会怎么样呢?”东丽的干部会参加共同体的会议,就市场动向和共同开发等展开讨论,催生新的纺织物和染色技术等。

东丽和优衣库合作推出HEATTECH(左为迅销的柳井正,右为东丽社长日觉昭广)
  纤维产业从生产纱线的大型生厂商获取委托,然后再转包给其他企业制纤、染色。制成的纺织物再由大型生产商卖给服装企业。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国内的纤维产业陷入不景气,加上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追赶,到19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量大幅缩小。

  日本北陆地区的企业也失去了和大企业的交易机会。担任共同体会长的小松精炼的中山贤一会长回顾说,“也曾靠自己的力量开拓销路而进军海外,但价格比不过亚洲企业,设计比不过欧洲企业,所以用不了几年就撤退了。”

  东丽正是在这种状态中发出呼吁的。东丽2002年3月期单独决算第一次出现亏算,即便如此东丽也维持着和地方企业的交易。东丽的日觉昭广社长说,“有的企业擅长纺出细的尼龙,有的企业精于染色,有一技之长的企业很多。各个企业如果联系起来,竞争力就高了”。现在共同体已经吸引了约100家企业参与其中。

  依靠汽车和电子等很多部件生厂商的支撑,构筑起了广泛的产品生态系统的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化和新兴国家崛起的冲击下,现在到了能否维持其生态系统的岔路口。

  东丽一直重视技术,但是又不同于部分电子产业陷入的“偏重自己技术”,东丽非常在乎顾客,试图和顾客以二人三足那样的默契,一起推动制造业生态系统的进化。

  东丽和经营“优衣库”的日本迅销公司的合作,是世界上都不多见的成功案例。2000年迅销的柳井正社长拜访了被誉为东丽中兴之祖的时任会长前田胜之助。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柳井正说,“当我拜托他们希望能组建一个能够最优先向迅销供货的组织时,东丽迅速做出了回应。”

  年销售1亿件HEATTECH

  东丽与优衣库合作推出了保暖内衣HEATTECH,从开发到市场推广,两公司合作让HEATTECH突破了年销售1亿件的大关。

  现在东丽正在以同样的方式和其他服装店或者海外体育用品厂商展开合作,扩大交易。比如和服装企业岛村一起开发功能性内衣等,根据客户的需求成立独立的专门合作部门。

  东丽颠覆了“纤维市场是亚洲企业的天下”这一传统说法。一件衬衫,售价5000日元(约合299人民币),如果东丽只提供纱线的话只能拿12日元,但东丽的榊原定征会长说: “如果参与到面料和缝制中的话,收益就扩大到了几百日元”。

  现在,日本制造业正面临着的货品化(commoditization)、新兴国家的竞争等挑战。而这些,日本纤维产业在几十年前就经历过了。针对市场做出调整,走出破壁之路的东丽的轨迹,为日本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04
具有一般参考性
 
7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11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