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在中国再次发起挑战
2018/09/17
松下曾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先驱者而闻名,但如今其正寻求重新出发。松下受到邓小平的邀请进入中国,曾在拓展业务上受到恩惠。但松下满足于现状,在本土化方面落于人后,败给中韩企业。结果,目前松下的在华销售额比顶峰时下降3成。松下希望通过起用中国本土人才和加速合作等普通企业的手段恢复往日辉煌,能实现么?
“不展开合作,扩大在华业务是不可能的”,松下执行董事伊东大三9月13日在中国西安的记者会上这样强调。松下将与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以蓄电池业务为核心的能源管理公司联动天翼科技(LinkData Technologies)展开合作。
3家企业将在西安等5座城市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城市开发业务。在各个城市,3家企业都和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等成立合资企业。城市开发1个项目的规模达到数千亿日元,在行政审批等方面,有没有政府的门路会产生巨大影响。3家企业还将开发采用钢筋预制结构、能很快搭建的临时宿舍。
对中国来说,松下多年来属于特别的企业。最初是在40年前的1978年。当时访日的副总理邓小平对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及,希望松下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帮助。作为回应,松下1987年在北京设立了显像管合资工厂。这是2战后进入中国的首家外资工厂。
之后,松下持续享受中方的优待。上世纪90年代,松下在中国设了33家制造企业。1994年作为外资企业首次获准成立统括公司,可以全面展开研发和培养人才等工作。
松下等3家企业开发的预制住宅的样板房 |
但随着成本竞争力更高的中韩企业崛起,松下“把高品质日本产品带到中国、自主开拓市场”的闭门主义模式在2000年前后越来越行不通。到2015年,松下被迫撤出了中国的电视业务。据称决策迟缓导致了损失增大。在中国,外资企业很难做出威胁地区经济的决断,缺乏与地方政府等的沟通桥梁,这些因素产生了负面影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