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吴“鸿海式”改革这样让夏普走出低迷
2017/05/31
夏普2016年8月被纳入台湾鸿海精密工业旗下,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亲信戴正吴出任社长。在戴正吴主导下夏普实施了结构改革,2016财年的财报时隔3年实现经常盈利。今后,夏普将在保持这股势头的同时,转为在经营中采取攻势。但在经营低迷期间接连实施的重组中有很多人才离开夏普,今后的扩张路线能否顺利推进?
戴正吴曾表示,夏普就像个富二代。他就任社长后,把原来以亿元为单位才需要社长审批的金额降到了300万。戴正吴采用鸿海式的成本削减方法,亲自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彻底削减了没必要和不着急的支出。
此外,戴正吴还彻底整顿了造成夏普经营低迷的温床——材料采购业务。以鸿海的采购实力为后盾,针对光伏电池板的硅材料变更了此前一直以高于市场价采购的长期合约。此举为夏普带来约100亿日元的收益改善效果,使持续亏损的光伏发电业务在2016财年时隔3年扭亏为盈。
除了无所禁忌的结构改革外,戴正吴还引进赏罚分明的实力主义制度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奖金根据做出的成果发放,分为1~8个月不等。夏普改善收益体质的目标已经取得眉目,今后将瞄准增长轨道。戴正吴将大幅转变夏普的方向,从构造改革转向业务扩大。
夏普已经开始推进业务扩张计划。2017年春季开始与鸿海共同着手在大陆新建液晶面板工厂。据夏普高管透露,双方还讨论在美国建设“由夏普主导”的新工厂。这是投资规模合计近2万亿日元的大项目。此外,在收购东芝半导体存储器业务方面,双方还共同参与了投标。
不过,也有人对夏普的增长战略能否取得成功感到不安。夏普员工总数较顶峰时减少了20%以上。纳入鸿海旗下前,夏普实施了合计6千人规模的自愿退休。一位前员工指出,“本应成为中坚力量的人才都辞职了”。
夏普制定了把2018年度的应届毕业生录用人数增至上度实际录用人数2倍以上的计划,正抓紧确保人才,不过这些人能够独当一面仍需要时间。
夏普已经走出经营低迷的漫长隧道。但在人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施扩张战略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