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甲烷浓度创新高,自然界排放增加?
2022/05/11
日美研究机构的观测均显示,大气中,温室效应高于二氧化碳的甲烷的浓度2021年创出历史新高。升幅达到往年的逾2倍。有分析认为,自然界的排放多于预期,但尚不清楚详细的原因。如果气候变化对策的前提出现动摇,有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2020年的温室效应达到二氧化碳的约84倍。地表附近的浓度截至18世纪前后为700~750ppb(ppb为十亿分之一),随着人类活动而上升,目前超过1800ppb。世界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上升1.1度,据分析其中2~5成源自甲烷。
日本的国立环境研究所(简称国环研)利用人造卫星测量大气整体的甲烷浓度,2021年平均为1857ppb,创出观测史上的新高。全年升幅也达到17ppb,是2011~2020年平均值(8ppb)的逾2倍,并创出历史新高。
![]()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通过地面观测网来测量地表附近的甲烷浓度。2021年达到启动观测的1983年以来最高的1896ppb,比上年提高17ppb。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分析称,通过减少甲烷排放,“能抑制气温上升的峰值”。2021年秋季,欧美主导、包括日本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旨在减排人类活动导致的甲烷的《全球甲烷减排承诺》(Global Methane Pledge)
《全球甲烷减排承诺》提出了在2030年之前比2020年减排30%以上的目标。据悉能将截至2050年的气温上升幅度抑制0.2度。目前已启动天然气管线泄露对策等。此次超预期的浓度上升有可能给此类举措的前提带来影响。
甲烷的排放源大体分为人类活动和自然来源。过去这2种因素的影响一直被认为基本相近。
人为排放产生于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与运输、畜产和水田等农业领域、厨余垃圾等废弃物,比较容易测定排放量。自然来源则难以推算排放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