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汽车 > 日本电产要组团在中国代工电动车零件

日本电产要组团在中国代工电动车零件

2021/05/19

PRINT

日本企业研究

      麦格纳斯太尔的总裁弗兰克·克莱因(FrankKlein)表示“只要拿出创意,即可一站式提供帮助”,显示出自信。实际上,该公司与美国高档车初创企业菲斯克汽车签署了代工合同,计划2年以内推出纯电动汽车。此外,奥地利的AVL将在日本川崎市的基地引进模拟装置,寻求在日本推进纯电动汽车等代工。

      

      针对纯电动汽车市场,阿里巴巴集团、百度、小米和滴滴出行等中国科技企业也跃跃欲试。而在美国,不仅是苹果,亚马逊也出资纯电动汽车新兴企业,开发送货用车辆。预计很多涉足企业将把制造业务外包,而成为承接方的幕后企业或将提高存在感。

  

      另一方面,现有汽车厂商将相继启动纯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继特斯拉与松下在美国建设“Gigafactory”工厂之后,德国大众计划在2030年之前在欧洲建设6座电池工厂。美国通用汽车(GM)也将携手韩国LG集团,在美国新建2座工厂。汽车企业、零部件厂商和跨行业企业展开混战的市场争夺正日趋激烈。

  

      争夺360万亿日元的市场

  

      因跨行业企业涉足和应对新一代技术而迈向分工等,汽车行业的业务模式将明显改变。不过,汽车从“拥有”转向“利用”等的趋势也在同时发生,汽车行业被认为可创造的360万亿日元的附加值的重心将从制造转向服务领域。因看好巨大市场,竞争者不断涌现,但要确保收益并非易事。

  

      目前的汽车行业采用以整车企业为顶点、零部件厂商构成金字塔底部,从开发、采购、生产到销售全面涉足的“垂直整合”模式。

    

      不过,纯电动汽车不再需要发动机,零部件数量将减少4~5成,准入门槛下降。像智能手机那样分别承担开发和生产的“水平分工”模式或得到推进。苹果等具有品牌和策划能力的科技企业参与其中的预期提高。另一方面,日本电产和鸿海等幕后企业大显身手的空间也将扩大。在车载半导体领域,英伟达与英特尔收购的以色列企业Mobileye正在展开主导权争夺。

  

      当然,这些企业能否获得收益仍是未知数。

  

      据日本咨询公司Arthur D Little Japan估算,汽油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加起来的汽车产业的附加价值(毛利)到2030年预计达到360万亿日元,比2019年(209万亿日元)增加约150万亿日元。不过,观察构成可以发现,相对于出行服务的61万亿日元,零部件为31万亿日元,组装为5万亿日元。零部件需求大幅增长的是电动相关领域等一部分。

  

      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负责人山本和一预测称“策划能力高的企业将掌握主导权”。在从上游到下游有各种企业涉足的分工时代,如何开发出新的零部件和服务更加受到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渡边直树、福富隼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9
具有一般参考性
 
3
不具有参考价值
 
5
投票总数: 17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