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汽车 > 车载传感器之争:日企VS世界

车载传感器之争:日企VS世界

2020/10/29

PRINT

           

  “如果不使用马达的话,可以把价格控制到几万日元到几十万日元”,在东芝7月召开的LiDAR技术说明会上,该公司的首席研究员崔明秀如此介绍。

                 

  传统LiDAR的主流方式是使用马达驱动设备转动,进行360度全方位激光照射。但设备的结构复杂,单价高达数百万日元,用途仅限于自动驾驶实验车辆和用来获取地图数据的作业车辆等。东芝将开发采用“固态”(Solid State)技术,把驱动部分换成半导体的LiDAR产品。

       

  日本京瓷和先锋等也开展LiDAR业务,在价格和小型化方面展开竞争。

     

   

  日本半导体企业瑞萨电子向加拿大初创企业LeddarTech提供了半导体。已确定在加拿大运行的自动行驶接驳巴士上采用。固态技术的出现为LiDAR传感器开辟了迅速普及的道路。

    

  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0年应用于自动驾驶的LiDAR市场规模仅为24亿日元,到2030年将扩大至200倍,达到4959亿日元。为了抓住增长市场,各企业纷纷开展LiDAR业务。全球的LiDAR专业初创企业被认为达到100家左右,呈现出混战局面。

   

     

  在图像传感器、毫米波雷达、LiDAR中,究竟哪种传感器会在“汽车之眼”领域的角逐中问鼎呢?一家日本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人员称,“每种传感器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要生产更为安全的汽车,重要的是把多种方式的数据融合在一起”。在日本最大家电与IT商品展会“CEATEC”上,日清纺控股(HD)的子公司JRC Mobility展出了一项新技术,通过把摄像头的图像和毫米波雷达数据结合在一起,可同时检测出三维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完全自动驾驶被认为将在2020年代中期到2030年左右全面投入使用。各企业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出场机会做准备,打磨“三大神器”的识别能力。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企业报道部 广井洋一郎、矢尾隆行、菅野气宇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2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923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