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张石的樱雪鸿泥 > 武汉樱花之争与日本“杂种文化”

武汉樱花之争与日本“杂种文化”

2016/04/12

PRINT

中日深度观察


  加藤周一的“杂种文化论”似乎得到了日本大多数人的认同,现代日本人在内心里似乎认为:文化是一种各方面因素融合的产物,对他们来说,说一种文化一定发源并发展于某一个固定的区域里,是不可理解的。

 
  这种文化性格,使日本人能创造性地融合外来文化。他们不仅能很好地保存自己的文化,也能认真呵护外来的文化传统,如奈良的法隆寺承接了中国南北朝的建筑传统,西院伽蓝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群,这种建筑在中国已经找不到了;中国唐代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唐朝的一些戏剧曲目、宋代的曜变天釉碗等也只能在日本找到,在中国已经荡然无存。

  过度地对文化“正本清源”,追究古老文化的原创者,实际上试图确立一种文化上“优越感”和过度地追求文化“纯度”的一种表现,其实文化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没有优劣之分,过度地固执于文化的优劣之分,常常使人们容易对文化做物理性的排斥与吸引,这种心态不利于文化的发展,有时反而会使文化本身遭到破坏。

        如在中国,有时由于对文化的“优劣”与“纯度”过度执着,“恨屋及乌”,将前代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晶作为前代“罪恶”与权力的象征加以清除,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阿房宫,北周武帝灭佛,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等大规模的文化破坏运动,使文化的承传与保存受到沉重的打击,也使其物质与文化的生产力受到了巨大破坏。

  人类文化的历史是文化交流的历史,一种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一定会融入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因素,与其追究文化财富和文化现象的原创者属于哪个国家,固执于文化的优劣与纯度,不如像日本人这样,乐呵呵地称自己的文化是“杂种”,不问来源,只事呵护,因为文化最终是人类共同的财产。

  (注1) 见“中韩争申遗时,到底在争什么?”,中国日报网 ,2015年4月1日。

  (注2) 项向荣“中日韩樱花起源之争让人哑然失笑”,新华网, 2015年3月31日, 来源:《钱江晚报》。

  (注3) 新村出编《广辞苑》,岩波书店,1969年第2版,877页。

  (注4) 加藤周一《杂种文化--日本渺小的希望》,讲谈社文库,1974年版,34页。

  (注5)同上。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张石 简历
1985年,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到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到1996年,东京大学教养系客座研究员,现任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著有《庄子和现代主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樱雪鸿泥》、《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不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03
具有一般参考性
 
3
不具有参考价值
 
4
投票总数: 110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