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在日本称为战后70年,正如这种表述的不同,中日两国对这个话题也有不同的视角,但我们确信兼听则明。日经中文网将刊登“70年”系列文章。希望通过这一组文章和读者一起冷静思考……
就第2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今后的企业经营等采访了京瓷荣誉会长稻盛和夫。
记者:您如何概括日本战后70年的历程?
稻盛和夫:战争之后粮食短缺,产业也处于毁灭状态。为了跨越这种逆境,日本人全员拼命努力。在战争的废墟中,类似索尼和本田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像彗星一样不断涌现,日本经济完成了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发展。
这种势头在1990年前后的泡沫经济时代达到顶点,随后陷入了停滞。在富裕之后耽于享乐,是人之常情,这或许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
稻盛和夫 |
记者:日本摆脱停滞的关键将是什么?
稻盛和夫:在全世界不断诞生强大企业的背景下,如果众多日本企业在狭小的市场形成群雄割据,将难以赢得竞争。应全面团结起来,形成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实力,有时需要进一步推进合并等举措,抛弃“小异”,求“大同”。经营者不应满足于“一国一城之主”的局面,而应鼓足勇气,致力于推动行业重组等。
此外,能否使员工内心汇集一处也非常重要。在我参与的日本航空的重建过程中,数万名员工的内心统一到了相同方向,但在金字塔型的具有官僚作风的大企业组织里,使员工齐心协力非常困难。但如果不受论资排辈等惯例的束缚,环顾整个企业,肯定会发现能带动大家的人才。
记者:京都企业日趋活跃。企业应该学习哪些方面?
稻盛和夫:如果比较相邻的大阪和京都,显著的区别在于,与大阪企业纷纷打算将总部迁往东京相比,京都企业都不打算离开京都。政府机构和信息云集的东京在很多方面非常便利,但京都企业和经营者却敢于拒绝东京,以“走自己的路”的气概一路走来。我认为这有助于形成独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记者:在迎来战后70年这个节点之际,围绕历史和安全保障的讨论非常热烈。对此您怎么看?
稻盛和夫:二战结束时我是在初中二年级,当时居住的鹿儿岛市由于连日的空袭而化为一片焦土。作为了解战争的悲惨的人,我认为日本人必须具备“忍耐的勇气”。应坚持专守防卫,不会有国家向热爱和平的日本民族亮出牙齿。但是,听到最近安保法制的讨论等,感到与“忍耐的勇气”相比,“向前迈出一步的勇气”占据了上风,因此我对未来感到担忧。
记者:在今后的世界上,日本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稻盛和夫:希望重视亲切之心和款待之心等日本人自古以来拥有的和善本性。今后,虽然日本经济并非处在不断变强的局面下,但如果日本人的“美丽内心”传递给世界,会吸引很多国家和人民。
记者:今后的企业经营应何去何从?
稻盛和夫:此前资本主义一直以欲望作为引擎不断发展,但如果走向极端,将像雷曼危机那样,极端贪婪将导致经济破产。如今需要的是转变为将自己置于两旁,为他人尽力的“利他之心”生存下去。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西条都夫
稻盛和夫和夫: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现京瓷),1984年创建第二电电(原DDI)。通过“盛和塾”致力于培育经营者。现年83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