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电视将来会变得怎样?

东京眼(323)电视将来会变得怎样?

2020/07/02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经过一轮抗疫生活,stay home 变成新日常,不少电视台的电视节目,都在转化。其中一个明显的改变,是不少电视的演出者,都使用了网路remote 出演,从而令他们可以足不出户。

 

      另一个转变,就是电视台的专业人员,都要向网民的制作水平靠拢。在家惯了用YouTube发放讯息的YouTuber ,都会像我们要在家用Zoom 遥距教学的老师一样,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网上摄录机、灯光以及收音系统。他们习惯了没有化妆师,灯光师,收音师帮他们处理问题,也习惯了一个上剪片、上字幕,而他们的受众,由于都习惯了在YouTube看他们的时候会有比较生活化的布景。如你看星野源接受Music Station 的专访,大家都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逐张检视他在网路摄录机的背景中,放了什么唱片,当中也有人好像找到台湾歌手魏如萱的唱片云云。

 

      有一段很长的时候,剧集没有了,依靠看观剧学日语的学生都感到非常寂寞。我们看综艺的,都觉得电话收录及remote 出演,都真的没有以前的乐趣。关8们用电脑聊天拍片最后变成节目的内容,不是不好,只是看起来,有点寂寞。 Matsuko 就索性只是看片然后用电话录音就算了。再次见面,再次收录,都要坐得很远,电视观众呢?应该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不能出现在录影厂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富士电视台著名的游戏节目 《vs岚》就要动用43台摄影机,要参加节目的观众都需要在家remote 参与,免得有「3密」情况出现。究竟会有什么光景出来?之后又有什么变化?

 

      SMAP解散前的队长中居正广最近在做的节目,都在研究「新日本的生存方法」。他在节目直言,他害怕,他害怕疫情过后,会失去工作。电视会变成什么?当大家都在看YouTube 的时候,YouTube 制作人已经靠蓄积自己的粉丝,再用这种方法接商演、活动、宣传、广告甚至是建立个人品牌。上一代的演员、艺人,他们在媒体平台出现,载歌载舞,他们就可以赚到大钱。但现在如果艺人们都需要是剪片师,企划设计师以至是灯光收音,他们不会做这些事,他们习惯被照顾,又可以如何走下去。更甚者,我们以前习惯的「娱乐工业」的模式,是一个艺人走红之后,就有些商品,你可以买他的商品,作品,以示支持那个艺人的努力/才艺。经过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买歌曲已不是大家的目标,大家买AKB的唱片只为了当中的生写、总选举的「投票券」以及握手会的入场券,大家要的是造神的快感,握手见面会的一秒感动,一刻永恒。而粉丝买杰尼斯的唱片,就是支持,冲数字,给他们支持的「孩子」走下去的原料及能量。所以,我的学生看到他们「本命」的团要出唱片,他们都会买三、四套。初回版出几多款,就买一套;有普通版再出几多款,他们又买一套。到他们卒业(不再喜欢那偶像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没有「打开过」的唱片,问我要不要听一听他们的歌。我看着那些新簇簇,没有开封的唱片,都会想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都会自信满满的回覆:「那时候是买三套的,一套听,一套储,一套用来传教。」那是做粉丝的基本。

 

      当大神木村拓哉出个人唱片,都需要做武道馆演唱会做势,「现场接触」成为娱乐工业的大势所趋,现在不能有「3密」状态,入场观众锐减,但你的歌不能唱一半,曲不能编一半,词不能填一半,布景也不能只起一半,那条账可以如何算下去?

 

      面对疫情,我们都好像有意识要改变,但如何变,才能找出生路?我们这种卖内容的slash,早就学会了不能有一天没一天的渡日,有点存款,总能撑一阵子的。但以后,会怎么样?等待无力感和无奈散走后,所有人都要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模式,以及各种消费习惯了。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系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