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眼(322)人生的不要不急?
2020/06/1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日本政府叫他们的人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之时,说把「不要不急」的事情都不要做。
这个问题,像潘朵拉的盒子。
打开了,收不回来。人生在世,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急着要做的?
去跟朋友喝酒是不是急着要做的事情?本来,上班工作,下班回家,回家之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陪家人也好,读读书看看电视也罢,这些理应属于个人自由的事情,为什么在日本就变得「很特别」。准时下班的人被当成是异类,不加班的人就是不够努力不够融入公司的圈子,这些都是要和急做的事情吗?
戴上口罩的东京上班族(6月1日,东京・丸之内 ) |
平日一至五就需要上班,因为这些是维持社会运作的行动,所以戴上口罩,迫着地铁,大家明知有机会会受感染,都要出去。好了,到了周末,不用上班,但就只可以留在家中,不能外出,不可外出,因为除了上班以外,这些都是不要不急的行动。在日本,上班时受了压力,大概都只有两款方式可以减压吧?要么就是喝酒,要么就是把时间投入在兴趣身上:打帕青哥,看动漫画,去游戏机中心打打机泄忿。这些都是「平常人」的生活。要么就是到百货公司逛一圈,买一些有的没的,你压根儿知道没有什么大用处但都会想买的东西,这些都是现代人减压的方式。
好了,你现在问我,所有不要不急的事情,都不要做好了。其实人为什么要上馆子吃饭?为什么要跟一些你不一定想一起聊天喝酒的人喝到烂醉回家?为什么一星期要上五天的班,一天要工作十二小时?为什么要把自己挤压得压力爆煲,然后就说要去打帕青哥减压?只要不把自己迫死,就不用减压了吧?
什么叫不要?
什么叫不急?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把「不要」和「不急」的东西,变成「想要」,和「立即要」的欲望。没有了这些欲望,你根本不需要把自己推到那么绝地,也不需要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一个人,只有一个头一双手一双脚,你需要几多双鞋,几多件衣服,几多身外物才足够?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看着不同的时装杂志,教我们什么颜色才是那一年的正道,如何穿着才是一个合理的「大人」,如何表现自己才会得到「男人的喜爱」?衣服,说到最后,都只是给大家遮着身子而已,没有穿搭,不是名牌,没有配色,有什么大不了?为什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时尚?
吃食如是。为什么我们要吃甜点?吃食,最终的目的,都只是用别的生命(一棵菜,一块肉,都是生命),去支撑自己的生命。就算你是最虔诚的vegan 素食者,你都是用植物的生命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为什么我们要有gourmet (美食)?没有美食,只是吃最简单的,没有味道的食物,我们的生命就不能维持了吗?绝对不是。但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都在电视上看到食店如何挣扎求存,教人如何在家用最简单的泡面都要煮出美食来?因为我们有欲望,生于世上,我们只是想满足欲望,一种就算要滞留在家吃泡面,都要吃得比别人好的泡面这种「欲望」。
如果一切都以「不要不急」作为人生目标,这个地球很多经济活动,根本就没有必要存在。我不需要三两个月就去想去一次东京买日用品。香港的东西都可以用,为什么要去日本的药妆店去买?中国的奶粉不可以吃吗?为什么中国人每次去东京的时候都要大罐小罐的包回来?香港也有卖世界各国输入的面膜,敷个脸也不一定要去香港的唐德诃德分店挤去买去抢吧?
根本,不是必要,也没有急。
在消费之前,只要想到不要不急,信用卡也许都可以收回钱包内。没有消费,听说经济又会崩坏了。究竟我们要维持欲望,去支撑经济,还是拥抱「不要不急」的原则,去把自己不必要的生活负担删走?如果,最后才猛然发现,自己才是最不急不要的那一个,那怎么办?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系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