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眼(220)公义只在日剧中
2018/05/31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我一向都不是正常的「男生」。我对运动是没有感觉的。我从来都不觉得在运动场上得到奖牌有什么有趣,我也不认为在香港2018年的猛暑五月天于烈日下奔跑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世代的人,大部份时间都追求「好看」的身体,我也不一定会对健身房有兴趣。
所以,直至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对「球赛」那么重视。世界杯又要来了,又有人关心换教练的事。大家都好像很关心,谁要进入国家队,那个的表现好,那个的状态好,教练又如何选择谁可以上场。而比赛的那天,不少公司都会作员工「看完球赛才上班」或是「有球赛的那天翌日可以晚一点上班」,大抵是公关表演,好等那些公司的公关大员可以上上电视新闻环节,聊聊如何为员工提供「更适切的工作环境」。
在这些全民一头热要看足球的时节,庆幸我都有网路,我会日语英语和中文。我可以找到我的避风港。你可以看《13 reasons why》看看在香港被视为隐形的学生群族问题如何变成网路电视剧的大话题,也可以看《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的那些同性恋者如何「纠正」异性恋者的对同志的想像,以及令异性恋者认为所有同志恋者都是有形格地懂得生活的嬉皮士。
对运动项目无感,令我有一个好处。我更加明白,当运动员做出不切合大众期望的事情之时,我也可以找到别的角度去观看。这两三星期,新闻都在讨论日本大学一名美式足球队的队员,在一场友赛赛事中,以恶意的推撞攻击对方的其中一个主将,令主将受伤。
事后,由于事件在社交网路被闹大,被害者的家长要提告,开记者会,之后电视台的记者就去追踪日本大学的美式足球部的监督和教练,要他们给一个说法。后来,那个「施袭」的美式足球队队员,说这是教练及监督的指示,说两人高高在上的叫队员「你要搞定那个对手」,就给你上场。
而且,还使用了日本人「说服」别人做事的「常用」方法,多次的明示暗示,指你能力不足,如果你要上场就要完成任务。还叫前辈加一把口,推他一把,令他自己说出「不是我迫你的,你自己也愿意去做的」之类的话,企图要一个19岁左右的年轻人去面对这种「那渣」(肮脏)打法。那个施袭的大学生,也出来见记者了,承认错误,说以后都不会再打美式足球,希望大众原谅。
而传媒都倾向同情这个学生,原因是他指正的教练和监督,在学生出来认错道歉之后,没有即时开记者会,反而隔了一段时间,找来一个颇有气燄的公关指挥记者回答问题,结果令不少电视台的记者都花时间去讨论这位「公关大哥」是什么人,什么出事,甚至引述一些暱名记者的「评论」,指日本大学那个「公关」是「从没有向人低头/道歉的那种人」,从而才会搞出这么一个关公灾难。
事件在网路发酵,开始有日本大学及关西学院大学的学生认为,事情再闹下去,就会影响「就职活动」。这种典型的「不求公义,但求了事」的状况又出现了。然后,有人就出来指责提出问题那个「受害学生」的父亲。
在任何文明社会,有人以不合理的方式令人受伤,从正常途径争取公义,也是很合理的事。但当你发现,欧洲联赛的决赛,都有出现球员扭甩人家手骹的事件,日本大学发生这种事情,似乎都不是什么很令人诧异的事。只是,在争取公义的过程中,却有一堆人认为「再搞下去会影响我找工作」,典型的blame the victim论调却很流行,你就会发现,在网路的一切,都真的不可以认真。反正,你知道公义正义,只在日剧或是小说中会出现。现实世界,还是比小说更残酷更虐心。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系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