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Insta映之福与祸?

东京眼(190)Insta映之福与祸?

2017/11/02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最近,日本朋友跟我说,今年的流行语,应该是 「INSTA映」。大概清水寺的方丈,就需要在那一块很大的纸上写 「insta映」了吧。

 

      对不起,我拋哽而已。

 

      「insta映」不是汉字。

 

      日本人这阵子很沉迷社交网路。好像一些不明所以的说话,事情,经社交网路一传之后,就会煮炖成硬,大家就会笑。如我的学生在沉迷看推特,看到什么卍(manji,まんじ),问我什么意思。我有看过一些解释,说只是一个加重语气的符码,就像一个感叹号。简言之,没什么意思。我的学生,却不太相信,觉得我不知道卍何解。

 

      同时,有些当网路记者或旅游记者的毕业生,都会在网路找「很多人在乎」、「在网路很火的店」做特集。结果,你就不难发现,很多时所谓「网路的热潮」,都是由人群策群力去演出的。比方说,最近在日本的所谓「流行美食」中,有两种东西我是不能理解的。有一个冰泣淋,听说在涉谷开店之后,需要排三小时的队,才能食到。那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一个把冰泣淋和原材料炒炒炒,之后将那份冰泣淋铺平,再炒成一个一个卷,放到纸杯,加朱古力酱等等的东西,大家就赶著拍照了。只是,这东西,在香港一个相对平民的广场葵涌广场,已卖了很久啊!而且,这东西出生的时候,是在曼谷的。我看到那些甜化学酱,已不开胃了。但去了涉谷,他们又变成了日本「年轻人」追捧的东西了。另一家,在关西,叫Shiratama。看起来是做得不错的,而且白玉,也不是年轻人想吃的东西。但由于他有很多花式:有年轻女生很爱的薄荷碎巧克力味道的白玉,也推出了一种,应该是蝶豆花做的糖水,只要加一点柠汁,就可以把糖水由紫色转化成蓝色。由于这样子拍片会「好有趣」,于是很多女生都会当那个地方是 instagram 的取材胜地。

 

      最近,也有传统媒体的人,对这种「insta映」文化作出批判。如,他们会专访一些instagrammer,看他们平日的生活和取材是什么。这些网红,走进餐厅,点了很多菜,之后就拿著东西,一直在拍照。由煮好拍完照到吃,大概就要等40分钟左右。他们拍一千多张照片,才会选一两张上载。店家人的都表示无奈,但也没什么好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所谓饮食博客为什么不会知道东西原本的味道是什么?因为,到他们可以试味的时候,东西已不是最适合温度,有多好吃,总不会知道吧?

 

      只是,人类是视觉动物。味道气味,在萤幕是传达不到的。结果,大家都是集中留意,那张照片是否好看。世界被insta 带著走,会如何改变大家的脑子呢?

 

      我的插画师朋友,来自台湾的kowei哥,最近就翻译了一个巴西男超模Alexandre Cunha对instagram的看法:「很多人开始非常依赖他们在社群媒体上创造的图片,这令我有点担忧。我爱那分享好照片、影片和点子的想法,但可惜我们看到最多的是 Instagram 的奴隶,且主要是模特儿们。最大的问题点是我们如何处理那些『相片』,它们基本上是让我们得到工作的『工具』,但同时也是我们的私人生活,那麽我们到底要多开放才对呢?!而产业迫使的『保持 po 文』和『追随者(粉丝)』问题也有点恼人……其结果是,大部份时间我们都看到一堆鸭子脸和无趣的照片。我认为 Instagram 带来的挖掘才艺奇人的这个现象本身很棒,确实,那裡有非常多才华洋溢的人们,但就如我前面说的,一个客户若光靠追随著(粉丝)数量来决定雇用一个人,恐怕会使整个製作陷入险境,因为他录用的可能是一个 Instagram 怪胎。」

 

      要做记者之前,要写很多博客去吸引编辑注意。要做模特儿之前,就要脱很多衣服自拍。然后我们要看别人的「介绍」才去决定吃什么。我们变成了这个时代,对不对?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系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0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4
投票总数: 1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