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47)没有欲望的社会,真伤脑筋?
2017/01/1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NHK在今年开春后播出的有关中国消费革命纪录片,描述现在中国不论任何角落,网购急遽成长,14亿人的欲望空前大爆发,市场规模达4兆人民币(约60兆日圆),许多找不到好工作的年轻人相继在网购界创业,非常有野心地想拚搏一番;许多日本朋友看了这节目,都自嘆不如,认为日本现在是欲望不断降低、减少的社会,年轻人尤其如此,没有欲望,更没野心,因此日本将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太阳很难重新升起,很伤脑筋,不过没有欲望的社会真的是退化的社会吗?还是另一种进化?
每次在纪录片看到的中国年轻人都是雄心勃勃,想一攫千金,模仿成功者如马云等,跟日本年轻人大不同;日本年轻人没有强烈发财愿望,也没想模仿富豪或企业集团老板,顶多学PICO太郎扭两下,或在年终聚餐跳跳「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月薪娇妻)」的恋舞而已,没有偶像崇拜是原因,最重要的是年轻人有这种和平的小确幸就好了,没想买车,也没想买高级名牌,甚至也没想成为大富豪的企图心,不婚不生不买房。
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2016年也出书指出日本成了「低欲望社会」,指年轻人没有物欲和成功欲,跟上一个世代的日本人积极想出人头地而非常勤奋地工作完全不同,父祖辈不但会结婚生子,就算贷款利率超过8%或10%,还是愿意贷款来盖房买车,现在房贷款利率低于2%,但年轻人也不愿意买房买车,不想承担任何风险;年轻人丧失基本企图心了,全民打拼的时代已经过去,为此非常伤脑筋。
其实不仅日本,我出身的台湾也是,许多企业家如郭台铭等都批判想开cafe的年轻人,或也有知名的经济评论家批判台湾年轻人不该追求小确幸,甚至认为台湾经济陷入困境,年轻人不应该追求分配或工时减少等基本的公平正义等等,把年轻人没有欲望说的一无是处。
大前、郭台铭等,把因果有点搞错了,年轻人不是全然无欲望,而是不敢有欲望,而被迫降低自己的欲望,才能忍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社会结构,忍受没有升迁的低薪生活,寻求小确幸,才能活得有点意义,才不会动輒想要造反、发动革命的。
日本或台湾年轻人所以没有欲望,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有无限希望的高度成长时代或是泡沫经济时代,只经历过通货紧缩、不景气的黑暗时代,从懂事起就对未来充满不安,薪资一直是冻涨、降低的状态,因此不出门、不消费、不结婚生子,尽量减少人生风险,这已经成了基本性格,因此拋却拥有物质欲望的「断捨离」或「极端简化」才会大风行,无欲望DNA已经镶崁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的身体裡了。
上一个世代的人,必须要念佛等借助宗教的力量才能有的达观与无欲,年轻人为了让自己在如此艰困的时代还能活下去,自然悟出并实践这样的道理,无欲才能战胜一切!因为背负不起风险。
这也是「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月薪娇妻)」受欢迎的原因;剧裡有拿了硕士却找不到工作的女主角,或直至36岁生日前一天还是处男的男主角,也面临遭裁员的惨况,抑或到49岁还是处女的第二女主角等,都让年轻人觉得「是呀!找不到工作或不结婚、不生孩子也没什么关系呀!」不一定要像上一个世代的人一样成天都想买车买名牌,然后穿戴整齐去勾引异性等,觉得很安心,自己的价值在剧裡很轻松地获得肯定。
但对于搞政治或经济的人而言,觉得这些无欲望的年轻人很头痛,不买车或不买服饰,让日本汽车产业跟成衣业等的国内市场不断萎缩外,年轻人又非常内向,不想去国外,不会想成为国际企业战士,日本企业至今打下的天下,也逐渐被更有企图心的中国企业佔领了,年轻人不再生猛,不像他们的父祖卖音响卖到亚马逊河流域去,会非常担心日本经济衰退与此不无关系。
从大结构来说,年轻人没欲望,草食化、晚婚化、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导致人力不足;但日本又面临超级高龄化,社会已经负担不起老人的社会保障及福利支出。
不仅如此,日本或台湾整个社会至今都还是老人卡位,在领导政治或经济,完全不放心也不肯交给无欲望的年轻人,幸好年轻人也不在乎,最新的调查显示日本新进社员大部分顶多想当课长而不想当社长,而想要拥有自己的时间与生活,不想跟自己的父母一样,父母把人生都投工作,牺牲跟子女相处时间等,成为反面教材。
年轻人胸无大志,很容易满足,让当政者或经营者不满,但年轻人是在作最合理的选择,在位的人用老的经济模式想吹泡沫等,年轻人觉得与自己无关,而即使大前研一等人认为应该模仿欧美搞许多重整开发等来刺激景气的政策,也未必有效吧!
像日本这样空前无欲望的社会是史上少见的,又跟英国等先进国家的成熟病不大一样,欲望的萎缩与减少,其实是一种彻底的价值革命,难道错了吗?难道不心狠手辣地打拼去追求数字上的成功,就算是输家吗?平安自在地生活,不追求大量生產与消费,人类及地球才有喘息以及建立循环再生社会的希望,才有復育的生态机制,否则循环经济只是为了刺激消费的一个骗局。
现在日本书店开始出现许多肯定这样价值的书,像是「欢迎 人口减少社会」「作为武器的人口减少社会」,主张人口减少也未必会出大问题的;就像现在日本政府最近公布调查显示,单身男人7成没有女友,女人6成没男朋友,有交往对象的男女反而快要成为稀有动物了,但若年轻男女不觉得寂寞或有需要,那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20世纪的人,是很难给21世纪的人建议的,年轻人愿意不再像上个世代般,并非任何事物都要佔有才安心,不再非要买名牌、买车、买房才甘愿,愿意用分享来物尽其用,减少环境负担,当温驯的羊的价值是值得鼓励的,即使在追求数字的你死我活的国际竞争社会,珍惜日常小确幸的日本的价值其实逐渐获得认同,自然散发魅力,才会去年有2400万外国观光客涌进日本,徘迴在和样的街道巷弄间吧!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係、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