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前些日子,一家大型报纸刊登了名为“日本30年后是否前景光明?”的专栏文章。这个标题很吸引我,我也阅读了,文章并未写出特别新颖的观点,内容基本如下。
这是询问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意识和教育观的一项调查,对于和文章标题相同的问题“日本的30年后是否前景光明?”,回答称“非常光明”和“基本光明”的乐观派占22%,而回答“不太光明”和“完全不感觉光明”的怀疑派占78%。
结果显示,22%的乐观派很多都是对安倍政权的政策产生共鸣的人以及年轻教师,作为这篇报道作者的新闻记者(报道刊登了记者的面部照片和姓名,是一位55左右的女性资深记者)提出疑问称,“相信光明未来的教师的样子显得耀眼,但他们是否能理解身处贫穷之中的孩子呢?”
这篇报道本身在整体上含义不明,内容让人难以理解,不知道要说什么,但这篇报道的标题是我平时总在模糊思考的疑问,因此借这个机会稍稍深入想了一下。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人是认为前景“不太光明”的怀疑派。但是,并非完全否定,由于采取的行动不同,有时感觉“有变得光明的指望”。目前“变得光明”的因素仍然很少,但对于日本,我仍带着“不想放弃”这种复杂心情。
无论如何,我无法活到30年后的概率很高……
前些日子,一位家庭主妇的帖子在日本成为了重要话题。
那个帖子出现在一位匿名主妇的博客上,写着“没进入保育园,日本去死吧”这一富于冲击性的标题。由于自己的孩子没能进入保育园,不知道今后怎么办才好?,一位女性带着愤怒写下了这个帖子,于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博客成为重要话题,甚至在电视新闻节目和国会上被提及。
那位主妇写出了严峻的情况,内容是“女性的活跃啦、一亿总活跃啦、消除保育园等待儿童啦……国会议员都在说着漂亮话和了不起的话,但我的孩子却在保育园入园考试中失败。我必须去工作,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保育园不足吗?到底要我怎么办?日本啊,要负起责任”。
文章语气粗暴,虽然以书面语书写,但那种心情却很迫切,具有打动人心的地方,在社会上掀起了赞成和反对两种看法。
另一方面,上周我撰写的老人护理问题也在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问题。年轻的母亲没有托付孩子的地方很糟糕,但需要护理老人的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切身感受到社会中的弱者(婴儿、年轻的母亲、老人)遭到忽视。
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5年时间,重建工作未取得进展的地方仍有很多,承受痛苦的人也比比皆是。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都必须做到国民任何人都能平等接受。与中国相比,日本的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仍然不严重,但提到“日本30年后是否前景光明?”,则很难称得上光明。这是因为各种问题已堆积如山。
但在日本,根据行动的不同,还有很多问题来得及(解决)。但是,前提是马上注意到,并且现在开始行动……
1999年,“早安少女组”这一女性歌手组合演唱的一首名为《爱情机器》的歌曲明显走红。
这是连续17周排在第1位的著名歌曲,其歌词中有一句是“世界嫉妒日本的未来”。在17年前的1999年,日本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已开始下降,但当时演唱包含这种歌词的歌曲,仍然可以认为是“轻微的讽刺”、“轻松的玩笑”,可以一笑而过。这是因为直到不久之前,日本还是让世界感到羡慕的存在。
但是今天,这首歌绝对难以流行。我感觉日本已经处于这种严峻局面。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