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旅日中国人社会最近开设了一个新华侨联谊群,其中还成立了翻译研究部、旅游部、美食文化部、摄影部等分群。这引起了我想写一些中日文翻译方面感受的欲望。
众所周知,在中国谈到翻译工作时,常会提到一个“信达雅”原则。这条原则是中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通顺明白;“雅”则指要追求文彩。
显然进行翻译时最主要的是忠实于原文。然而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有时候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并不能保证对原文的忠实。
记得改革开放开始后不久,中国相继上映了一批日本电影。有一天,我和表妹一起去看根据堀辰雄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起风了》。
电影中男主角喜欢上女主角节子,常去她家里玩,每次在节子家里总能受到款待。他不无感慨地说:“上个礼拜天在节子家吃了鲷鱼。”我当即惊叹:“在战时还能吃到鲷鱼!”但坐在我旁边的表妹却并没有惊讶。
《起风了》的中文台词是一位有名的中国女翻译家翻译的。她的译文忠实于原文,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但正因为台词翻译得过于忠实原文,才让我感到不满意。因为中国人对于鱼中珍品鲷鱼没有丝毫概念。当时我强烈地感受到这样一个道理:“在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比如,在日本鲷鱼是喻示吉祥的珍品。观察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就能发现“鲷鱼”的地位显赫。如日语中有“即便臭了也是鲷鱼”(腐っても鯛)这样一种说法。
可是,这个“鲷鱼”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却很少见。不信可做个小测试,去问一下身边的中国人“鲷”字怎么念?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读不出来。中国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对“鲷”的解释仅仅是“鱼类的一种”。
由此看来,好的译文不但要忠实于原文,还必须把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尽可能一点不拉地传达给受众。那句电影台词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习惯,翻译时只达到了形式上的忠实。如用是否100%传达了原文信息这一标尺来衡量,可以说尚未达到“忠实于原文”这一目标。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牺牲了形式上的忠实,也应追求实际效果。如让我来译,我想这么翻译:“上个礼拜天,又在节子家里吃到了如今已经难以弄到手的鲷鱼了。”
的确原文中没有“难以弄到手”这样的句子。但是,如果通过加译能把原文中的信息更多地的传达给受众的话,我们难道不应该放弃低层次的形似而追求更高层次上的神似吗?!
莫邦富 简历
上海出生。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曾在该校任教。1985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读完硕士、博士课程。现在是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评论家。
著有《新华侨》、《蛇头》、《解读中国全省事典》、《获得世界市场第一的顾客战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