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听到这些故事,心情倒是複杂的。
吾友说,最近有一家日本企业,想在香港大展拳脚。他们决定斥资在香港发展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本店有很多外国游客光顾。他们觉得在香港首先开业,就会令他们可以有机会进入「中国」这一块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市场。
好了,这个鸿图大计在他们的脑袋终于付诸实行了。结果,他们在香港开了一家小店,地点在九龙区一个完全没有人流的小巷。从外面的装潢看上去,好像一家大学膳堂。卖的东西,是他们日本本店东西。那个地方晚上完全没有人流,他们晚市根本没有生意。
而当我听到他们花了几钱,去开这一家「亚洲首间旗舰店」的时候,我的下巴已跌到地板上了。这个价钱,理应可以在铜锣湾清风街开一家地铺了吧?
每每听到这些「日本人在外开业」的故事,我都觉得很有趣。有钱有能力有野心在海外开店的日本人,大多是年纪不少的日本大叔。大叔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性格特质:觉得自己一路走来所知所想所相信的,都是「成功之道」,是他们人生的金科玉律。当有任何人,明知道他们走向悬涯,好心提醒,他们都执意要走自己的路。结果花绿绿的钞票花光光,买一个教训杀羽而还,我的心还是凉了一截。
比方说,以前有一家杂志,在想香港开中文版。他们在日本非常成功,内容也非常有趣。在台湾的支部也是成功的。他们就认为,他们在台湾的「成功例子」,可以令他们在香港,以至将来的上海、北京,都可以发展支部。好了,结果带着钱来到香港,不知道香港杂志世道艰险,从业员见你日本人「求才若渴」,当然会开一个好价钱给你。而做的东西,就比香港别的杂志还要旧,还要不好看。于是,开了几年,书改了又改,没有广告,又没有人买,晾在这儿,期期出书,都没有人在乎。
上一次,在东京的经济产业省,见到生活文化创造产业课,创意产业课既Cool Japan 海外战略室既係长青田优子小姐。她们一直协助想去外国出店的日本企业,问他们,去过中国(或香港)而最后失败而回的日本企业,有什么共通特色呢?
青田小姐说:「主要,(进出中国)失败的企业呢,有两个特点。首先,日本人一直很相信自己的做事方法。他们绝少跟当地一些出色的企业人合作。他们好像不太知道当地人的文化,以及当地人的购买口味的重要性。结果,他们做的东西,不是质量不好,而是不知道当地人的需要,宣传又做得不好。结果,就没有人会买他们的东西。」
情况就好像日本某家服装品牌店,在东京、香港也有不错的成绩。但在星加坡呢,就全军覆殁。去年就全线撤出新加坡了。皆因,新加坡的女生,不会有任何机会,穿他们卖的针织或秋冬衣服。
「另外一种,就是日本的企业,进出中国的时候,必定要找一个商业拍档(business partner)。找拍档的时候,他们找错了人,最后就被骗了。」青田小姐说:「很多时候,日本的企业和当地的中国人合作过后一段时间,他们的拍档学会了那一套生意策略、做事方式,他们就会离开他们的日本拍档,自行开业。」
在这些例子来看,从商业角度来说,也没办法了吧?
「所以,现在日本企业最重要的,都是要找到一个,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係的商业拍档。这是日本企业要考虑的事。」青田小姐说。:「我们相信,仍是可以找到可信的商业拍档的。现在不少日本企业的『战略』,都是找像健吾先生一样的外国人,他们在日本读书,再成为日本总公司的干部,再由他们去攻中国市场,成为中国分社的(日本)本社代表。」
一田百货的CEO庄伟忠从商三十年,与日本人做生意七年左右。最近他花了很多的力气宣传熊本熊(Kumamon),令熊本这隻可爱的大黑熊成为香港人的至爱。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说:「对日本人而言,其实他们真的不可以觉得在香港开业,之后就可以进入中国。在香港和在中国做生意,是完全不同的。」
对,是完全不同的。可惜的是,很多日本公司,都是对中国「市场」有太多不必要的幻想。就如那个拿着很多钱在香港开了一家像大学膳堂的小店的日本老闆,花了银纸,买个教训,他们就知道,跟中国人做生意,不是闹着玩了。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係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