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刘迪观察 > 中国的中产阶级,在想什么?

中国的中产阶级,在想什么?

2017/09/19

PRINT

 

  中国中产阶级不属于“官二代”、“富二代”,也非社会底层。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产阶级发展。但是,在城市化浪潮中,亿万中产阶级呈现原子状态,个体孤立、内心不安。他们强烈关心他们自己的财富是否能够保值、增值,同时他们对安全、安定、安心问题有强烈要求。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安全需求,构成了中国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中产阶级,政治参与度比较低,也比较消极。因此他们是政治世界中沉默的多数。他们对政治的这种态度,从目前看,也许有利于政治稳定。但从中长期来看,如何促进中产阶级的政治参加,对中国政治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孩子的修养,父母的教育热情正在高涨(上海市内的音乐教室)

   

  作为社会政策,要防止目前中产阶级的不稳定及其衰落。中国老龄化正在迅速发展,中产阶级一旦进入退休年龄,可能在财务或心理上成为社会负担。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被高福祉政策绑架。“银色民主浪潮”席卷发达国家,老龄选民推动导致国家把财力日益转向福祉。这严重影响压迫国家预算对教育、新产业的投资。如何保证老年中产者的福祉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在中国,一个居住在城市群中的银发族,可能日益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发声群体。中国政治是否对一个高龄化的中产阶级社会做好准备?

   

 刘迪

  在中国文化、教育界,传统主义崛起。在社会日益分裂、小众化过程中,传统主义构成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少儿古典阅读班如雨后春笋。在文艺节目中,古典题材越来越多。今年9月,中国语文教科书采用的课文,古典部分超过50%。据说,这是1920年代以来,选用古文最多的教科书。上世纪的新文化运动,造成中国传统教育的断裂。有人说,目前教科书的修订,是“矫枉过正”。如何看待文化、教育界的传统主义?尼克松曾在《领导者》中谈到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不同。他说美国革命,其目的是为维护传统,而法国革命,仅是把旧的东西一扫而光。其实,近代中国早期革命者,在这一个意义上,与美国革命者有共通之处。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喊出“告别革命”口号。也许,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回到19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原点。他们革命的终极目的,本来是捍卫其本位文化。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刘 迪 简历 

日本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及研究生院国际协力研究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课程毕业、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修了。博士学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60
具有一般参考性
 
14
不具有参考价值
 
81
投票总数: 506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