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尊严及全球秩序重建
2020/04/2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迪:去年后半,全球影界两部大片引人瞩目。一是托德·菲利普斯导演的《小丑》,另一是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前者获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奖,后者获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两个故事场景相隔万里,但主题相同,所诉说的问题,都是人的尊严惨遭践踏的故事。
|
进入本世纪后,人类遭到两场巨大打击。第一场是“911”,第二场即今天肆虐的新冠病毒。两场灾难,均是对全球秩序的攻击,只是当前这场灾难更加惨重深远,对步履蹒跚的全球化,可能是致命一拳。
这个春天,全球化戛然而止。但其危机,却早潜藏于20世纪的理想冲突。20世纪两种普遍主义之争,虽表象为意识形态对立,但对立双方本质极相同。上世纪90年代,苏联崩溃。其统治者以为依靠一种“理想制度”即可一劳永逸解决人类恒久困境。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任何制度都非神圣,制度依人心而变。
上世纪崩溃的普遍主义与21世纪普遍主义,其共同点在于蔑视每一具体人的生活感受、生命价值,尊严。在20世纪普遍主义下,人乃实现崇高目标的历史工具。但是,任何伟大文明,都不应通过牺牲个人获得发展;相反,伟大文明总因提升个人价值,个体尊严而日益受到尊重。
今天,上世纪的历史傲慢仍在继续。在上述两种傲慢思考体系中,人都不是终极目的。但是,任何一种制度,如果盲信理念而无视忽视每一生活者感受,尊严,那它都不会持久,更不可能永续。未来文明,必须以关怀人,以人为基础。
本世纪不过进行1/5,但国际社会已经丧失了上世纪末的乐观与未来展望。全球化进程正出现重大局面,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对立,中产阶级日益削弱。二战后至今的75年间,国际制度从未如今天一样虚弱。美国已然放弃责任,“G零”时代加速到来。新冠病毒仍在全球横行,但各国各自为战,重灾国家也只能孤军奋战。当今全球政治根本未能开启全球抗疫合作,全球制度形同虚设。
今天及近未来,科技将彻底改变社会。但国际社会并未更加自信,而是更加相互猜疑甚至可能彻底决裂。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并没有比20世纪更加进步,甚至可以说已然退步。技术带来便利,增进财富。但是,今天或未来的技术,并不能保证每一普通人有尊严的生活。新科技革命,也许可以成就众多新兴跨国公司以及科技精英,但普罗大众却对此无动于衷。非但如此,在人类社会巨变的前夜,千千万万个体却忐忑不安,心怀恐惧,他们身处底层,毫无未来展望。因为他们可能被超级智能机器代替,在未来的“新社会”中他们可能沦为机器以下。归根结底,今天人类面临的问题与上世纪并无二致,仍然需要恢复、确立每一普通个人的主体性,捍卫弱小个人的生命及尊严。
30余年来,诸多新的跨国公司崛起,跨国公司成就一批新贵的同时,贫富对立加剧。2011年美国出现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运动以及最近美欧政治中的社会民主思潮高涨,反映了全球对财富不均问题的思考。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其本质是“效率的全球化”。效率压倒一切的结果,是环境破坏,社会破坏,生命价值与个体尊严遭受践踏,底层群体成为无用的“寄生虫”。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