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3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4%。与去年10~12月的7.7%相比进一步放缓,创出了6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主要原因是出口回落,投资和工业生产放缓。但其中令人振奋的是,个人消费相对表现强劲。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销售额)1~3月相比上一年同期在名义上增长12.0%。其中,面向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的销售额仅仅增长1位数,因此个人消费拉动的销售额被认为远远高于12%。
中国政府一直在表示力争摆脱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积极扩大个人消费。从1~3月的动态中可以看出,事态已开始朝着期待的方向变化。
不过,由于难以期待投资和出口会迅速复苏,很多观点担心个人消费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经济。不确定性尤其强烈的是投资动向。
在过去,投资是最主要的增长发动机。但在最近,副作用反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膨胀以及处在当局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的扩大等。
当然,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出和实施抑制相关副作用的对策。而重视个人消费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上述方针的一环。
问题是这些举措在短期内可能对经济稳定带来副作用。例如,市场越来越担忧地方的房地产价格转为下跌以及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增加。而公司债的债务违约正相继出现。
可以说转变增长模式的结构改革带来的阵痛正在使目前的经济运作更加困难。如何在保持短期稳定的同时推进基于长期视野的改革?这将考验中国领导层的能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