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二战已经过去了70多年,“负面的历史”仍然没有消逝。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人再次有了这样的感触。
中国前劳工及其遗属以二战时被强行征用到日本劳动为由,在中国提起诉讼要求道歉并赔偿损失。围绕这一诉讼,三菱材料与3765名中国前劳工达成了和解。并表示“痛彻反省”,将合计支付64亿日元和解金。
围绕个人赔偿请求权的法律论战并没有解决。尽管如此,仍然可以认为,三菱材料此次显示出了正视历史的姿态。
问题要追溯到1940年代。为了弥补因战争导致的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日本政府做出了将中国人征用到日本的煤矿和工厂等地劳动的内阁决议。据称,为此三菱材料的前身企业等35家公司开始强行征用,多数中国人被迫参与严酷的劳动。
中国前劳工等接连在日本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几乎是在半个世纪后的1990年代。其背景包括受到了与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问题相关的活动家的影响等。
不过,日本以“根据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时签署的《日中联合声明》,中国放弃了个人请求权”为由,诉讼几乎全部被驳回。为此,中国前劳工开始转向在中国起诉的战术,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及河北省等地的法院开始受理相关诉讼。
日韩邦交正常化时规定,包括个人在内的一切请求权得到了“完全且最终”的解决。对此,《日中联合声明》围绕个人请求权也有不明确的一面。两国政府间在解释上的分歧也日趋表面化。
此次和解可以说是以民间的方式实现了政治上的妥协,并没有深入追究联合声明的解释问题。
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战后赔偿,估计还会给其他同类问题带来影响。今后,围绕法律解释各方估计很难会轻易妥协。不过,日本企业正在努力探索直面过去的道路,这点不容忽视。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