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最近似乎越来越不报道台湾的IT企业了。不仅过气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业务也表现不佳。挑大梁的电子产品代工服务(EMS)更是阴云笼罩。在除了半导体之外的主力企业纷纷走下坡路的背景下,台湾IT企业衰退论也开始流行。曾令日本企业吃尽苦头的台湾IT企业会退出历史舞台吗?
时隔许久,全球最大的EMS厂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配合美国苹果发布新款“iPhone”,路透社日文版9月11日报道了代工生产新机型的鸿海的股价。去年春季,在宣布注资经营不善的夏普后,鸿海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但是,由于出资事宜被搁置,最近鸿海的曝光次数明显减少。此次路透社也只是报道了受苹果股价下滑影响,鸿海股价走低这一负面消息。
受三星加大攻势影响,代工业务增长放缓
鸿海的曝光次数减少不仅仅是因为与夏普的合作陷入僵局。虽然鸿海作为大型企业的影响力过去一直在增加。不过,进入今年后情况却急转直下。截至8月份,鸿海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5%,减至2万2865亿新台币(约合4719亿人民币)。这是因为受韩国三星加大攻势影响,苹果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的销量不及预期,所以也放缓了代工生产的增长步伐。鸿海正渐渐失去收购、注资等扩大事业规模的余力。
个人电脑代工企业的业绩也不理想。无自主品牌的台湾代工企业生产了全球90%的个人电脑。现在却未能把握摆脱个人电脑的潮流。虽然各代工厂商纷纷将主要代工产品向平板终端转移,不过平板终端的产品价格只有个人电脑的一半不到。即使代工同样数量,获得的利润也将减少。使用自主品牌销售个人电脑的宏基4~6月期的纯损益为亏损3亿4300万新台币。被认为比宏碁稳固的华硕电脑4~6月期的销售额同比减少了5%,纯利润也减少了1%。
智能手机厂商也处境艰难
此外,成为IT终端主流的智能手机企业处境也十分艰难。宏达国际电子(HTC)4~6月期的纯利润同比大幅减少了84%。和三星相比,HTC的企业规模较小,在销售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三星凭借营销能力将HTC甩在身后。由于主力企业相继陷入低迷,“台湾IT企业告别了鼎盛期,进入了衰退期”的观点开始出现。今年春季,台湾当地媒体甚至指出三星正在策划消灭台湾的IT企业,虽然不知道消息是否属实,不过这无疑反映出台湾的忧虑。
那么,在IT设备的生产方面,三星可以一直掌握霸权吗?这里有一组值得注意的数字。韩联社报道称,三星平板终端1~3月期的全球份额为18.9%,而4~6月期则减至16.9%。事实上,平板终端和智能手机的廉价产品陆续上市。不论是苹果还是三星,如果维持高价格的话,市场份额就越来越难以维持。而支撑低价格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走向繁荣的正是台湾的半导体设计企业和电子零部件企业。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半导体设计企业联发科技。联发科技属于无厂企业,通过委托台积电(TSMC)等半导体代工企业进行生产,然后销售智能手机用的半导体。中国的小米科技等新兴智能手机厂商利用联发的半导体,以低价格为武器扩大了市场份额。7月联发发布平板终端用半导体,开始进攻平板终端市场。因此,在平板终端市场上,苹果和三星也未必可以一直一手遮天。
价格地震的震源
回顾IT设备价格下滑的历史会发现,其中一定有台湾企业的身影。这是由于台湾企业专注于代工生产和零部件制造,很少“抛头露面”,基本上要过很久才会被关注到。2000年代初期个人电脑价格骤跌是因为广达电脑等代工企业启动大批量产。平板电视的价格下滑则是因为友达光电(AUO)等液晶面板厂商的崛起;以及开曼晨星半导体开发出了电视机用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并销售给全球电视厂商。而支撑联发和开曼半导体等无厂企业的正是台积电等台湾半导体代工厂商。
或许不是三星敲打台湾企业,而是台湾企业围攻三星才对。三星的个人电脑业务经常因台湾企业挤压而萎靡不振。台湾企业作为液晶面板和平板电视价格地震的震源,挤压了三星的利润。日本企业在价格竞争中也是一样,与其说是败给三星,倒不如说是败给了台湾企业。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方面,默默无闻的台湾企业也许正酝酿发动反攻。如果只知道唱衰台湾企业,不把其放在眼里一定会付出惨痛代价。
本位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村山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