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海尔凯特:笔者经常会被问到和AKB48相关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招那么多人,怎么养活?”这种问题套用“长尾模式”、“通缩时代的地缘偶像”等概念去解释,通常都很顺利。但前几天,一位朋友的提问却一下子把我难住了。
他说道:“你看,日本有一大堆‘48’,还有SMAP、早安少女组、岚等等等等,都是组合。韩国也是,欧美的组合更是无穷无尽。可你说中国大陆的流行歌坛,怎么就没有哪个组合,3人以上的,能常年保持一线地位呢?”
我十分想找个例子来反驳他,甚至打开了听歌软件的歌手列表。结果,除了乐队,在中国大陆的组合中,确实找不出人数3人以上、火爆3年以上的实例。迄今为止相对成功的几个多人本土组合,也不过是如流星般划过夜空,闪耀一下就迅速走下坡路。
奇怪的是,中国大陆并非没有华语组合市场。看看S.H.E、五月天这些台湾组合长期人气鼎盛,更不用说小虎队曾带来的深远影响。可是,为什么这个市场自己却运营不出成功的本土组合呢?
那天和朋友的讨论,最终只停留在“造型模仿”、“策划浮躁”等运营层面。但笔者认为,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毕竟,大陆乐坛的单人歌手和双人组合运营都已相当专业,唯独多人组合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一定不只是运营层面的原因。
|
海尔凯特 头像 |
AKB48的粉丝都很清楚,这个组合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姑娘们的“成长物语”。这里的“成长”,不仅是成员各自的成长,也包含了组合整体形象的成长、成员之间羁绊的成长、成员与歌迷的共同成长……当这些错综复杂的“成长”聚合在一起时,就会带给受众以巨大的感动。
事实上,不仅是AKB48,全世界任何一个能长期保持高人气的流行组合,比如后街男孩或少女时代,他们都有这个共同的特点。无论外形是否出众,歌舞是否强劲,他们能够让歌迷长期追随,而难以产生“审美疲劳”的根本原因,都是有着“错综复杂的成长轨迹”。
套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理论:“组合”是产品的载体,“错综复杂的成长轨迹”带来的“感动”才是产品的本质。而实现“感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制造者(运营方)向消费者(歌迷)传达其价值观的过程。
AKB48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价值观组合。她们的年龄从“80后”跨至“00后”。其中有“优等生”、“乖乖女”、“模特身材”,却有着更多如“太妹气质”、“爱答不理”、“终年逆反期”、“死宅”、“废柴”、“腹黑”、“矮胖丫头”等在我们看来非主流的形象。她们有人我行我素,有人八面玲珑;有人为了演艺事业而放弃学业,也有人在队内并不出众,却考上了名牌大学……但说到底,AKB48成员们无论哪一种形象、哪一种价值观、哪一种成长方向,在日本社会都正常、普遍地存在着,都会被相当一部分大众所接受,并产生“感动”。而查证韩国和欧美组合的成功案例,也都会发现类似的特点,无一例外。
如此看来,在中国大陆市场运作本土多人组合,确实是缺少生存土壤的。因为,在一个价值观严重趋同的社会环境中,很难产生“错综复杂的成长轨迹”,只会产生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中国社会现有的单一性价值观表现得很具体:学历和金钱。然后体现在学生的校名、分数、排名,以及社会人的收入、住房、私家车中。而“太妹”、“死宅”也好,“放弃学业”也罢,这些价值观显然只会遭到批判。所以,中国大陆的流行乐坛可以成功运作一个歌手,或者一个二元互补的双人组合。但是,当组合人数超过3人时,就会出现价值观空洞,影响产品质量。——说白了,从第3个人起,都是没有价值的边缘存在。
在这种价值观中,AKB48柏木由纪所说的一段话恐怕很难被接受:“我自知不是站在中心的人,但站在其他位置,反而会有利于我发挥自己的特点,并被歌迷注意到。每当想到这些,我就会非常兴奋。”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某些组合的中文歌迷BBS中,会非常频繁地出现一个词——“洗脚婢”,专门用来指代那些边缘成员。值得注意的是,“边缘”、“核心”只是平面的位置分布描述,而“洗脚婢”这一措辞,却显示出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单一性纵向从属关系。
很多人都在寻找中国社会单一价值观体系的源头,他们从教育中找,从体制中找,从历史、宗教和哲学中找……但笔者并无追溯这一怪现状来历的欲望,也不认为它在短时期内会被改变。只不过,在此现状被改变之前,对于中国大陆本土多人组合的发展前景,笔者难以抱有一个乐观态度。并非我们没有市场,而是缺乏满足市场的生产条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海尔凯特,80后,200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却一直从事平媒或网媒。笔名是在网游《魔兽世界》的角色名,曾以魔兽玩家身份发表长文《网瘾之战:一场无意义的伪战斗》。现旅居日本东京,任职于日企,兼做自由撰稿人。
海尔凯特新浪微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