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作田敦谈EV普及关键的全固态电池
2023/06/06
支撑纯电动汽车(EV)、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数码设备普及的是大容量电池。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也被指存在安全方面的风险,还面临大容量化和长寿命化等课题。日本大阪公立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准教授作田敦在“日经XTECH Learning”中开设了“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到全固态锂硫磺电池的解说”讲座,表示“作为新一代电池备受瞩目的是不含电解液的全固态电池”。关于全固态电池开发的基础知识、课题和所处阶段,采访了作田敦准教授。
大阪公立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准教授 作田敦 |
记者:什么是“全固态电池”?
作田敦:全部由固体构成的电池。无论是全固态电池,还是一般用作智能手机电池等的锂(Li)离子电池(LIB),相同的是放电时内部的离子移动到正极,充电时移动到负极,借此产生电流。全固体电池不管是正极、负极,还是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质均为固体。相比之下,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均为固体,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电解质则是液体电解液。
使用寿命长,易于快速充电
记者:为什么全固态电池备受关注?
作田敦:因为这是成为普及纯电动汽车(EV)关键的技术。与目前作为EV充电电池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具有寿命更长、耐高温特性优异、安全性高、同时能提高输出功率等优点。
如果拥有这些优点的全固态电池能够实用化,并作为充电电池使用,能够解决EV所面临的诸多课题。正因为如此,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和电池制造商都在研究和开发全固态电池。
例如,能稳定长期使用这一点与EV本身的寿命直接相关。如果充电电池无法继续使用,汽车就将无法行驶。即使能够使用,如劣化导致性能下降,充满电能行驶的续航里程也将缩短。与汽油车相比,续航里程短已成为EV普及的瓶颈,如果存在寿命短、同时充电电池的劣化导致续航里程缩短的隐忧,那么EV的购买意愿被削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锂离子电池来看,在锂离子移动时,其他离子和溶剂也会移动,因此用于电解质层的电解液会逐渐劣化。与之相对,在全固态电池上,只有锂离子在电解质层中移动,因此不容易劣化,寿命相对较长。
此外,全固态电池已被确认在目前的锂离子电池难以工作的60℃以上环境中也基本不会劣化。这个特点也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应用于EV之际,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更容易实现快速充电。
锂离子电池的耐热性较差,在60℃以上的高温下会劣化。如果快速充电,会产生60℃以上的高温,劣化将加剧,因此控制了充电速度。如果充满电需要1小时,与只需几分钟即可将油箱装满的汽油车相比,在便利性方面相形见绌。如果为了节省时间而不充满电,行驶的距离就会缩短。假如搭载全固态电池,这种便利性的劣势就将得到大幅改善。
起火的危险性低,安全方面更可靠
电解液变成固体可以提高安全性。尽管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并不是很危险,但是偶尔会发生起火事故。这是因为电解液中使用了可燃性的有机溶剂。因在制造过程中异物混入电解质层等原因,有引发内部短路、因热失控而起火的危险性。实际上,因锂离子电池起火导致的EV起火的事故也有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