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消失的公交车:中国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

消失的公交车:中国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

2022/09/29

PRINT

FT中文网精选

       李瀚明:这段时间公共交通领域的一大新闻,是不少城市的公交系统开始“发不出工资”、“停运”起来了。不少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地方财政出现问题的征兆,更有自媒体称中国部分城市的财政已经崩溃。

 

北京的公交车(资料图,reuters)

 

       以我对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的了解,现阶段地方财政固然危机重重,但某些地区公交系统的停运是否完全由于地方财政问题,可能还有值得商榷的部分。但这种“发不出工资”反映出的中国城市出行格局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地在神州大地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和规划,势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值得我们留意。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知道政府和企业在公共交通议题上的角色。通常而言,一个城市的公交公司属于典型的公共事业(Public Utility),政府会对价格设置上限(例如大部分城市的公交车是“两元一票制”)后,以招标的形式决定公交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因此,公交公司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属于自负盈亏的范围。

 

       那么,政府平常对公共交通的“补贴”来自于哪里呢?通常而言有两种机制。第一种机制是就企业的固定资产(如公交车)的购买进行补贴。例如,《深圳市公共交通财政定额补贴政策实施方案》(深财建〔2014〕221号)和《深圳市新能源公交车示范推广期运营补贴办法》就指出,每辆公交车每年可以获得20万到40万不等的补贴。这种补贴大大缓解了公交公司的固定资产购置压力——每年40万元相当于20万张公交车票(或者每天540张)。另外一种补贴是对公共交通的运营进行补贴。一般而言,这以电价补贴或者油价补贴的形式呈现。公交公司按年申报自己的出车次数、行车公里数、加油量或用电量,由政府给予对应的补贴。这两种补贴保证了公交公司在两元一票制的低票价下不会亏本,能够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

 

  继续阅读请点击这里,进入FT中文网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FT)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成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2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