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访问了朝鲜,令世界震惊。这一行动肯定存在风险,但谷歌采取行动或许是因为感觉到了比风险更加重要的东西。
谷歌将挑战一个国家。谷歌与中国政府进行对峙时也是如此。在2年前的埃及革命中,一个名叫Wael Ghonim的谷歌员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月8日,访问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的美国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右起第2人)等人(kyodo) |
谷歌提出的经营理念是“将所有的人类智慧放到互联网上实现共享”。据报道,埃里克·施密特在平壤曾对朝鲜方面表示,“如果不连接互联网,就没有国家的未来和经济的发展”,从谷歌的行事风格来说,施密特说这句话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据悉,谷歌最近启动了一项集中网络上的智慧来解决地球上所有问题的计划。所谓“问题”,包括政治、经济、环境、贫困和战争等广泛领域。
或许有人说这项计划过于夸大。但是,回顾互联网这一技术革新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可以发现,这个计划绝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妄想。更确切地说,只有认真面对这些重大问题,才能开创充满不确实性的未来,才能为商业带来技术革新。
这种想法正逐步植根于美欧企业。在称为favela的巴西贫民窟,瑞典爱立信正在推动人们使用手机和网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爱立信似乎将行动视为了社会责任(CSR)投资的一环,而同时还具有另外一个好处——如果能够利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连接通信设备的居民增加,该公司的客户基础将来就将扩大。
不仅仅是企业。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开放政府”的理念,在网络上倾听众多的呼声,并积极推进信息公开。这些行动将促进Wi-Fi环境的普及和宽带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扩大。此外,美国还打算将三维(3D)打印机引入小学课堂,以提高制造能力。三维打印机将决定制造业的未来。
在挑战重大问题的同时,将创造新的产业和需求。被认为只注重短期效益的美国式经营和政策实际上也在实施宏大的超长期投资。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此前发布了每年一度的“全球十大风险”。美欧企业的思维方式是转换思维,将这些风险看做“应从正面挑战的问题”。而谷歌正是在发起挑战的最好案例。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产业部副部长 中山淳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