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历书——李文祥(17)泰国发生反日运动
2021/07/23
对协成昌集团来说,上世纪70年代是飞跃发展期。洗衣粉、洗发水等日用品卖得不错,后来又把业务扩大到了服装和食品。通过大力进行广告宣传,为泰国的消费热潮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通过成立控股公司,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了经营体制。
另一方面,70年代也是泰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的时期。其中最大的转折点是1973年的“十月十四日事件”。
因经济增长而崛起的城市中产阶层对军方主导的他侬政权怀有强烈不满。10月14日,治安部队向高呼民主化口号、聚集在曼谷旧城的40万名学生和市民开枪,据政府发布的消息,此次的惨案造成77人死亡。当时的普密蓬国王命令政府下台,事态总算得以平息。
民主化要求的高涨引发了反日运动。日本企业是在军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下进入泰国的,抗议日企以低工资剥削泰国工人的运动扩大。1974年1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正式访问泰国时,甚至发生了抗议日本“经济侵略”的游行队伍包围住宿设施的骚乱。
恰在此时,第4次中东战争引发了石油危机。尽管物价飞涨,泰国工人每天的最低工资却只有12泰铢。正是在这个时期,父亲从台湾进口播放的电视剧《包青天》大受欢迎,甚至引起社会轰动。这触动了人们渴望公平和正义的心灵。
1972年我和父亲(右)在曼谷的廊曼国际机场 |
抵制日货的运动当时在泰国盛行。味之素、花王、松下等知名品牌都成了抵制对象。协成昌在当时已经和很多日本企业展开合作,幸运的是,销售的产品并没有受到抵制。原因是当时狮王、PIAS、华歌尔等给人留下的日本制造的印象还很淡薄,而且负责合资企业经营的一方是协成昌。
尽管如此,不知何时矛头会指向自己的担忧仍让人坐立不安。当时的日本企业才刚刚开始进入海外。与其说打算在泰国扎根,倒不如说是希望尽快收回投资、让派遣的驻外员工早日回到日本的意识更强。当时缺乏现在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思想。
泰国是虔诚的佛教国家,“布施文化(积德行善)”本来就根深蒂固。“今后对社会的贡献将十分重要”,我向合作的日本企业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对方刚开始还有些诧异,后来逐渐理解了我的意图。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与狮王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启动了向学校捐赠自己的产品、同时教学生洗手和刷牙方法的启蒙活动,这一活动延续至今。
目睹动荡不安的泰国社会,我陷入了沉思。正如十月十四日事件和反日运动所反映的那样,人们对政府失去了信任。工人要求改善劳动环境,并频繁发动罢工,很多企业为劳务问题头疼不已。
原因之一是企业的据点过于向曼谷集中。放眼海外,基本上没有企业的总部和工厂都设在城市的情况。总有一天,工厂会被迫分散到地方。自己能不能准备这样的地方呢?开发和运营工业园的全新商业构想在我的心中滋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