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会有所建树,也许会带来混乱,在个性看似比较强的领导人出现之际,大概都会充满这样的期待和悲观情绪。
关注日本的海外的目光也有相似之处。“保守派”、“鹰派”——在外国媒体上,如此评价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的报道随处可见。对于安倍将再次担任日本首相,各国的反应各不相同。
首先,先来听听被称之为日本研究第一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理查德-萨缪尔(Richard J•Samuels)的意见。
安倍的两张面孔
“安倍有2张面孔。第一张面孔是现实主义者,而另外一副面孔则是坚持保守思想的政治家。最好的情况是,安倍大力突出前者,积极寻求缓和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安倍在上次就任首相时,取消了参拜靖国神社等行动,极大改善了在小泉执政时恶化的中日关系。华盛顿很多人士希望安倍此次也采取相同的行动。
相反,对美国来说,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呢?日美外交相关人士给出的答案是“安倍不断推出保守色彩浓厚的政策,进而导致中日和日韩关系更加恶化。亚洲紧张局势加剧”。
意味深长的是,中国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期待和担忧。
据媒体报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晋林波认为历史经验以及与中国的渊源来看,如果小泽一郎或者安倍晋三成为日本的新领导人,中日关系的改善或许会更加值得期待。上次安倍在成为首相前也多次发出鹰派言论,而在上台后却在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态度。
这种言论或许存在事先牵制安倍的意图,但可能还不仅限于此。这种言论借鉴了从中美关系中得出的经验法则。在保守派总统主政华盛顿期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原因在于保守派更有能力排除美国国内的反华论调。
实现1972年中美和解的政治人物正是以反共立场闻名的共和党总统尼克松。而限制向台湾销售武器的第3个《中美联合公报》也只有共和党的鹰派总统里根才有能力签署。
也就是说,安倍有可能适用相同的法则。
尽管如此,中国媒体对“安倍政权”的诞生仍然充满警戒。在众议院选举期间,中国各报纸均对日本的选战进行了大篇幅的详细报道。
看安倍的两张面孔
当然,亚洲各国的看法并非完全一致。例如,印度专家的看法就与众不同。印度的国际政治学家穆罕默德·巴德拉鲁·阿拉姆(音译)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安倍作出了如下分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