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时代的科学与政治
2020/07/24
此时,能让方向向正确的方向转变的只有客观的数据和分析。之后加以验证之际也是如此。基于逻辑性、合理性和透明性的科学,本来与民主主义非常契合。
科学家方面也存在问题。4月中旬,提出人与人接触“减少8成”的北海道大学教授西浦博发表估算称,“如果不采取任何对策,国内将有超过40万人死亡”。随即出现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只是一个专家的看法,并非官方见解”的一幕。
随便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足以令政权感到惊慌并加以反驳的令人震惊的数字,这种做法很不适合政治机制,看起来很天真。或许是因为政治和行政不愿意倾听。但一般来说,正常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数据和算式模型提出估算的根据,坚持不懈进行游说,促使政府与民众共享危机意识。
虽说此次日本的专家会议是从使命感出发,但仍是缺乏法律依据的立场,在约4个月里持续发出具有影响力的消息。在这里,看不到政策责任的所在。
面对疫情大流行,瑞典采取了不改变日常生活的“集体免疫”战略。以老年人为中心,当初导致大量死者的政策遭受全世界的批评。但是受到本国国民的信赖。作为公共卫生局的负责人、领导新冠病毒对策的流行病学者连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利用最新的数据详细加以说明。政治与科学充分联系,适当的风险沟通得到贯彻。
而在德国,作为物理学者的默克尔总理亲自成为政治与科学的“桥梁”,通俗易懂地向社会传播政策。
科学并非绝对正确,实际上只不过是最可靠的知识的汇聚。牛顿在17世纪后半期构建了物理学的基本体系。但在那之后,一部分被20世纪登场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否定。即使这个相对论,也未必会永远正确。
因新型冠状病毒而每天发布的大量研究论文也归根结底只是在发布阶段显得可能性较高的假说,围绕药物的效果,有时也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
美国核物理学家阿尔文·温伯格(Alvin Weinberg)在1970年代提出了“超科学”(trans-science)这个概念。指出了即使能通过科学加以研究,但仅凭科学难以给出回答的“科学的极限”。
的确,在21世纪以后,这种领域正在增加。不仅是未知的传染病,还包括地球变暖、异常气象、人工智能(AI)和生命科学的威胁等。即使追求正确答案,科学家之间也存在意见分歧,还成为地球变暖怀疑论等错误观点的温床。要应对“超科学”领域,不能仅仅依靠科学。科学家也需要与政治、社会进行对话,同时探索最佳答案。
政治、社会要应对前景难料的未来社会,必须准确掌握科学的本质,充分借助科学的力量。如今不是掌握科学的知识,而是应该积极提升了解观点和极限的“科学素养”的时候。
科学家也不能不屑一顾,认为对深奥的问题进行说明也没用,应该担负利用数据耐心加以说明的责任,应自觉负起为社会做贡献的重任。
本文作者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矢野寿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