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抢购卫生纸”的经济学解释

“抢购卫生纸”的经济学解释

2020/03/30

PRINT

       西村博之: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口罩等商品在日本各处售罄,连卫生纸也陷入缺货状态。口罩被卖空或许还能想象,但囤积卫生纸的现象也在中国大陆、意大利、香港、新加坡、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全球范围内出现。在美国,抢购热潮甚至波及消毒液、感冒药和食品罐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抢购现象呢?让我们尝试用经济学的理论来思考一下。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曾引起过卫生纸的恐慌性抢购(Kyodo)

      什么是“坏的均衡”机制

  

      可以作为参考的是游戏理论“纳什均衡”。该理论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提出。

  

      以卫生纸为例,通常处于“需要的人才会去买”的好的均衡状态。但是在某个节点,“其他人抢着买的话自己的利益将受损”的担忧情绪升温,于是转向“大家都抢着去买”的坏的均衡状态。

      乍一看,这让人感觉是不合理的行为,但实际却是大家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即“合理的恐慌”。东京大学教授松井彰彦表示这就是此次混乱的本质。和银行挤兑现象一样。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卫生纸呢?松井教授认为,容易成为抢购对象的一般是“没有的话将很为难的东西”。存款和口罩都是这样的东西。而对于“其他没有的话将很为难的东西”,人们联想到了卫生纸。

  

      此时,信息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从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过渡受“其他人如何行动”的预期左右。

   

      此次,从口罩联想到卫生纸受“卫生纸的进口将停止”的传言以及网上高价转卖的现象,还有卫生纸缺货的报道的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加深了人们对“大家都会抢购卫生纸”的预测,最终引发了“自己不买的话利益将受损”的行动。

  

      “信息”至关重要

   

      如何从“坏的均衡”回到“好的均衡”呢?松井教授表示,“有必要让大家都觉得抢购没有意义”。人们的意识和左右意识的信息显得至关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出现卫生纸的抢购潮后,日本政府反复强调“大部分卫生纸为(日本)国产”、“供给体制健全”的做法是正确的。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9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3
投票总数: 12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