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稿:“中国并不可怕,而全球化和IT(信息技术)革命融合在一起并使世界变小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在美国知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等人于去年出版的《曾经的超级大国美国》这样写道。
|
9月在苏州进行的反日游行(kyodo) |
大概意思是说半导体、手机乃至“iPad”都是美国创造的技术和产品,但生产这些产品的则是中国,但夺走美国的就业岗位并非中国的本意,而是全球化和IT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
弗里德曼以前曾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过类似的内容,弗里德曼在最近的书中称:与《世界是平的》出版的本世纪初期相比,最近的扁平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称其为“扁平化2.0世界”。
未来世界将诞生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等新领域的新技术和巨大产业,地理距离将不断缩小。受益于此,中国将更加强大。
对日本企业而言,这也是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日本产品销售低迷的状态仍在持续。在需求突然蒸发掉这一点上,与2008年9月雷曼危机时如出一辙,但此次受中国因素冲击的只有日本企业。同时还可以发现,这种冲击并非来自市场,而是实力雄厚的巨大国家突然因政治和外交问题将企业逼入了困境。中国这样的姿态并未出现在弗里德曼的书中。
那么日系企业该怎么办呢?笔者对具有代表性的日系车企丰田和日产的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结果发现,虽然仍在摸索阶段,但大体上采取了下列的举措。
举措1 不让中国成为瓶颈
可以说日企从东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灾害中汲取了教训。今后将把整车和零部件的生产与采购分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丰田一名高管说,即使不能获得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也不让供应链断裂非常重要”。
举措2 构建资金筹措多重安全阀
这是从雷曼危机中汲取的教训。不论是丰田还是日产,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都曾在资金周转方面遭到了打击。虽然此次的打击仅来自中国,但日产一名相关人士说:“根据最近数年来的经验,已经建立不管发生什么都能及时预测未来进而加以应对的体制”。例如日产,去年成立了名为“绩效管理委员会”的机构,对汽车和各销售国的具体资金周转和收支情况进行定期分析,以降低紧急时期的风险和影响。
举措3 均衡拓展业务
这或许是最重要的。中国是重要的市场。例如在最近数年来,日产在雷曼危机和东日本大地震后比其他所有日本车厂商都更早恢复了元气。而日产所借助的就是长期进行集中投资的中国,但中国也可能成为风险。日产在最近的中期经营 “88” 计划中提出,在积极投资中国的同时,还将在印度、东南亚以及南北美大陆进行大幅增产投资,今后分散风险的动作将悄然进行。
在“扁平化2.0世界”,日本企业则在实施“风险管理2.0”。日本企业只能跨越危机,必须变得更加机敏、更加坚韧、更加聪明。全球化和IT革命带来的扁平化趋势今后仍将持续加深,今后“3.0”时代也将到来。
关注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
本文作者为日经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产业部副部长 中山淳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