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从稀土看到的世界走向

从稀土看到的世界走向

2019/10/11

PRINT

     多部田俊辅:“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1992年曾就稀土如此表示。如果造访稀土的主产地江西省贛州,与发生稀土对日出口停止的9年前相比,呈现完全不同的风景。

  

      在贛州,将化学药品注入埋藏资源的矿山,借此提取稀土的方式是主流。9年前因森林采伐和化学药品而发红的山和提取稀土的青白色池子引人关注,但目前已变为柑橘山等绿地。当地居民称这是因为环境保护而禁止开采,但从中似乎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保留资源”的战略。

  

江西的稀土企业,中国领导人也曾经在此考察

 

      填补中国减产空白的是缅甸和美国,但相关矿山有中国的影子。在缅甸,中国企业带来工人进驻,开采稀土,一部分还涉足提炼。在美国,中国政府旗下的盛和资源控股收购了破产的矿山,重启了开采,将矿石大量运到中国。

 

      中国在稀土开采量上占到世界的7成,但在世界范围内收购稀土权益,还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统计显示,中国2018年的稀土进口量激增至2017年的近3倍。此外,中国在战略上将手伸向提炼、加工和高性能磁铁制造等供应链的下游。

   

       另一方面,日本在经历稀土冲击之后,来自中国的进口减少,但熟悉危机管理的日本专家概括称,“日本企业为确保原料,仅采取了在中国设置工厂的应对举措,依赖中国的情况没有改变”。美国企业高管指出,“中国并非单纯的稀土的资源大国,正在迈向制造大国”。

  

      美国缺乏提炼和加工技术,将稀土矿石出口到中国,另一方面,合金等加工品的大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美国特朗普政府无法将稀土纳入加征关税对象。中国的7月稀土产品对美出口比上年增长2成以上,而来自美国的矿石进口1~7月增加近8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9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6
投票总数: 27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