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科技摩擦谁能胜出?
2019/07/12
关口和一:6月26~28日,亚洲最大规模的移动行业展会“MWC上海2019”在中国上海举行。全球500多家公司参展,其中引发最大话题的是新一代通信标准“5G”。6月初中国政府刚刚发放了5G牌照,因此在会场里“5G”随处可见。
在MWC上海发表演讲的华为副总裁胡厚崑 |
另外一个话题则是华为技术所象征的中美高科技摩擦。在日本,华为的困境被广泛报道,但从中国国内来看,却是另一番风景。
在开幕首日举行的华为新闻发布会上,面向超过100名记者,华为副总裁胡厚崑乐观地表示,虽然来自美国企业的零部件供给受到制裁,但从日本等地采购在法律上是没问题的。他强调将通过分散供应企业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针对手机软件的升级等,胡厚崑表示包括自主开发在内,华为有能力应对。
由于美国政府事实上的禁运措施,华为的便携终端销量被认为将减少4000万部,相当于全球供货量的2成。但胡厚崑表示并不特别担忧业绩。这是因为虽然在媒体上终端业务受到的关注很高,但考虑到今后5G市场的增长,反而能期待基站业务推高整体业绩。
5G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除了华为之外,还有芬兰诺基亚、瑞典爱立信和韩国的三星电子等,但华为最先启动5G技术开发,相关专利也掌握了2成以上。华为的另一个优势是从终端到基站一家企业能实现全线供货。由于建设成本低廉等原因,马来西亚等积极表明采用华为设备的国家不在少数。
实际上,观察华为的销售收入构成,虽然终端收入占到近一半,但4成以上来自基站业务。如果加入有望因5G增长的对公业务,B2B业务将超过一半。
从华为在各地区营业收入来看,一半以上是中国国内需求,即使算上加拿大和南美,美国市场也仅为6.5%。
也就是说,华为原本在北美的基站业务的规模就不大,即使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也不痛不痒。当然,此次问题的政治色彩浓厚,其他欧盟各国今后如何行动难以预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