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鸿海的台湾总部 |
正因为其独裁作风,郭台铭的言论经常引发争议。在股东大会后的记者会上,在谈到预定出资收购夏普约9.9%股权时,郭台铭表示希望进一步增加投资,并称而夏普也希望如此,正在进行磋商。但夏普社长奥田隆司则在6月26日的股东大会上对此进行了明确否认,称夏普没有进一步接受出资的计划。
鸿海的发言人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不打算提高对夏普的出资比例,称郭董事长在股东大会的发言是表示即使股价下跌,夏普的价值并没有改变的意思。事实上收回了郭台铭的发言。
增长战略迎来转折点
鸿海股东大会透漏出来的另一个风险是今后的成长战略越来越模糊。由于中国内地的人工费出现上涨,2005年曾经高达6%左右的营业利润率到今年1~3月,已经降至1.5%。这与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
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谈到中国内地的业务时,强调今后将推进工厂自动化,力争在5~10年内替代100万名劳动力。另一方面还表示今后将强化商业和贸易领域投资,透露了通过扩大家电量贩店和IT产品安装与维修服务业务来吸收剩余人员的经营模式。
不过,这些计划能否实现都存在着疑问。台湾调查公司拓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杨胜帆指出,中国内地的流通业竞争激烈,鸿海计划的增长性充满未知数。
依靠独裁皇帝般的郭台铭的才智,“鸿海帝国”迅速扩大了版图。不过,眼下扩张的质量明显跟不上经营规模扩大的脚步。如果只有进攻,而无法建立坚实的立足点,“帝国”的衰退或许出人意料地会很快到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