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走向“DNA”的碰撞
2018/02/23
“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原本由安倍政权提出,被特朗普借用。白宫汇总的文件属于机密,不过据称大体框架有以下3点。
▼与同盟国和友好国携手,在东海和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开展行动,以避免基于法律的自由秩序被破坏。
▼为此,日美澳与印度分头强化海上巡逻。此外还为其他沿岸国家的海上警备组织提供支持,帮助其保护自己的海域。
▼为了控制从亚洲到中东的海上通道,日美澳印等国将提供支援,在位于要冲的东南亚、斯里兰卡和孟加拉湾建设港口。
|
作为特朗普政权支柱的国防部长马蒂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主导制定了这一战略。
美国国防部的重要智囊团成员解释他们的担忧,称“中国在去年秋季的十九大上表示中国将在2049年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一带一路构想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中国正式对由美国占优的秩序发起挑战”。
严厉的对华观不仅反映在印度太平洋战略上,还开始反映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从2017年底开始,特朗普政权相继公布了国家安全保障、国防和核战略。
其中,中国与俄罗斯一样被称为“变更现状的势力”,并且被定位为威胁当前秩序的国家,在战略上等同于敌对国。
笔者在与美国政府内外的战略家们交谈时所感受到的是,对华观严厉并非是政策上的原因,而是他们不能允许出现超越自己国家的竞争对手,即所谓超级大国的生存本能。
与人类一样,国家也有扎根于多年历史与文化的DNA。美国的DNA主要是向西扩大势力范围的本能。美国人的祖先在1620年从欧洲乘着五月花号,几经周折才踏上了美国的东海岸。
美国人从那里“开拓”至西海岸,并进一步拓展到太平洋。19世纪吞并夏威夷,不久统治了菲律宾。1941年与日本发生冲突,日美战争爆发。现在这种本能正被崛起的中国所唤醒。
然而中国也有自己独特的DNA。那就是在周边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朝贡圈),并将其包裹起来。万里长城就是最好的证明。可以说,中国积极推动实现一带一路构想,正是随着国力的增强,其基因再次活跃起来的表现。
尽管如此,很难想象中美会不惜冒开战风险立刻全面对抗。这是因为双方在经济上紧密相连,而且必须在朝鲜问题等方面进行合作。
从长远来看,中美DNA的冲突将会加强,中美关系会逐渐冷却,充满紧张。中美两国攻防的风浪也将涌向亚洲各国,日本也不例外。
安倍政权2017年以来一直展现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构想的姿态。尽管是为了改善中日关系,可如果不谨慎行事,日美之间会生出嫌隙,整个亚洲也会变得不稳定。围绕对华政策,日美的政策调整已进入到极为重要的阶段。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秋田浩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